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古文最后的守夜人》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題。 從先秦以來 , 我國散文就一直以文言作為基本工具或媒介 , 與白話保持著嚴格的距離。散文發展史 , 從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文言文發展史。其間雖然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題。
從先秦以來,
我國散文就一直以文言作為基本工具或媒介,
與白話保持著嚴格的距離。散文發展史,
從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文言文發展史。其間雖然偶有白話的滲透,
但大局不改。然而,
文言這種不言而喻的至尊地位在晚清時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挑戰。黃遵憲以及譚嗣同、陳榮兗等都曾提出言文合一的主張,
裘廷梁更是以白話為維新之本,
甚至主張“
崇白話而廢文言”
。梁啟超的新文體與文界革命,
在文言中摻入俚語與外國語法,
將文言撕開了一道難以彌合的裂口。隨著科舉制度的消亡,
民國代興,
白話文運動更加轟轟烈烈,
席卷南北,
所向披靡。到《新青》創立,
胡適、陳獨秀、錢玄同等人更是接連發表文章,
像精心設計的組合拳一般,
對已經搖搖欲墜的古文施以致命打擊。
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
明確提出要對今日之文學改良,
主張“
須言之有物”
、“
不摹仿古人”
、“
須講求文法”
、“
不作無病之呻吟”
、“
務去爛調套語”
、“
不用典、不講對仗”
、“
不避俗字俗語”
八事,
文字雖然還較溫和,
但里面分明隱藏著要用“
活文學”
也就是白話文學替代古文的用心。陳獨秀在《文學革命論》中,更將胡適的“
改良”
升級為“
革命”
,毫不隱晦地說:“
余甘冒全國學究之敵,高張‘
文學革命軍大旗’……
旗上大書特書吾革命軍三大主義:曰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曰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曰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通俗的社會文學。”
而筆鋒所向,尤在“
明之前后七子及八家文派之歸方劉姚”
,將他們戴上“
十八妖魔”
的高帽,而“
桐城派”
等“
今日吾國文學”
,因為“
悉承前代之敝”
,也同樣在宣戰打擊之列!缎虑唷吠谶刊載了錢玄同致陳獨秀的信,該信一邊大力贊賞胡適白話體文學主張,一邊又以挑釁的口吻指出:“
唯選學妖孽,桐城謬種,見此又不知若何咒罵。雖然,得此輩多咒罵一聲,更是價值增加一分也。”
在陳獨秀“
妖魔”
說的基礎上,又增加了“
謬種”
的罵辭,所罵對象也更加接近當代,火藥味又濃三分。
按說,面對這種公然挑戰,與傳統文學有瓜葛的文人學者,特別是無端遭到辱罵的桐城派,應該挺身而出,群起反攻?墒聦嵣喜⒉皇沁@樣。或許是經過長期的白話文思想沖擊,人們已經真切感受到古文確實已經日薄西山,白話文的世紀就要到來,真切地感受到胡適、陳獨秀所言是大勢所趨,當時并沒有多少人出來應戰。他們有的徒興哀嘆,有的靜觀其變,有的干脆改弦易轍。嚴復以為:“
此事全屬天演,革命時代,學說萬千,然而施之人間,優者自存,劣者自敗,雖千陳獨秀,萬胡適、錢玄同,豈能劫持其柄?則亦如春鳥秋蟲,聽其自鳴自止可耳。”
不過,事情總有些例外,林紓就是這例外中最為突出的一個。還在胡適、陳獨秀們在《新青》上高聲叫陣時,林紓很快在上海堅定予以回擊。遺憾的是,歷史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林紓挺立中流,以身作閘,挽狂瀾于既倒的勇氣固然可嘉,但無論如何還是無法以一己之軀阻擋大江東去。
(
節選自《文史知識》
第十二期羅書華《古文最后的守夜人》)
1
.下列各項對文中改良古文論戰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梁啟超在文言中摻入俚語與外國語法的新文體與文界革命給予了地位至尊的文言難以恢復元氣的一擊。
B.
《新青》的創立,為改良古文的論戰提供了主陣地,胡適、陳獨秀、錢玄同等人是沖鋒陷陣的主將。
C.
文言的地位在晚清時期受到嚴重挑戰,其表現之一就是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中提出“
八事”
,主張文學改良,用白話文代替古文。
D.
同為白話文的倡導者,陳獨秀的言辭比胡適更為犀利,一針見血。
【知識點】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
級(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C
項混淆了時間,《文學改良芻議》發表于民國,不是晚清時期。
【思路點撥】論述類文章往往圍繞某一新知識、新理論展開,因此文中出現貫穿全篇的重要概念(
詞語)
也就順理成章了。通讀全文后,要對該詞語(
概念)
的內涵、外延準確把握,與原文有關語句逐項比對備選項,以免出現偷換概念、以偏概全、范圍失當等問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
分)
A.
自先秦以來,中國散文就一直以文言作為基本工具或媒介,從這個角度來說,散文的發展史也就是文言文的發展史。
B.
晚清時期的黃遵憲等人將古文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之后的白話文運動更加速了它隱退的步伐。
C.
陳獨秀在《文學革命論》中明確提出了文學革命軍的三大主義,并把筆鋒指向了明前七子、后七子,指向了桐城派的三位代表人物方苞、劉大?、姚鼐,稱他們為“
妖魔”

D.
一些傳統的文人學者可能已真切地感受到了古文已經走到末路,因此面對胡適等人的挑戰,并沒有多少人能挺身而出,進行反擊。
【知識點】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
級(分析綜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A
項原文第一段是說“
從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文言文發展史”
,并未明確“
一個角度”
就是“
以文言作為基本工具或媒介”
。
【思路點撥】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聯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傾向性,檢查選項的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后關系不能顛倒。注意選肢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晚清白話文運動開啟了“
五四”
白話文運動的先聲,但其性質不同于“
五四”
的白話文運動,它仍然屬于古代白話文的范疇。
B.
錢玄同在陳獨秀“
妖魔說”
的基礎之上,把“
謬種”
罵辭的矛頭指向古文,對古文的批判更加具有火藥味。
C.
嚴復站在一個更高點,認為白話文替代古文是自然的進化,人類必須順其自然。
D.
就人類文化發展的總體趨勢而言,白話文替代古文有著歷史的必然性,而且是進步的表現。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
級(分析綜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B
項張冠李戴,由第二段“
所罵對象更加接近當代”
一句可知,錢玄同所罵對象應該是人,即“
桐城派”
人物,而非古文。
【思路點撥】解答時要注意:①
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②
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范圍縮小、混淆關系、輕重范圍失當等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24969.html

相關閱讀:《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