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對哲學的最初興趣,要追溯到12
歲那的一次“
精神危機”
。那春天,他看到山花爛漫、春意盎然,卻突然感到:“
人是要死的,這一切還有什么意義呢?”
這個人生之謎霎時間擊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擾與悲觀。
1950
,李澤厚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大哲學系。雖然身在中國最高學府,他大學時代卻主要靠“
自學”
。那時剛解放,大學里許多課程還未開,馮友蘭等哲學教授還在“
改造思想”
,所以李澤厚沒有上過中國哲學史課。
李澤厚從大一開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時逃課,有時上課看自己的書。他用老師的借書證借圖書館的線裝書,每次借30
函,要跑幾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時間他患病,一些活動不能參加,就把更多時間放在讀書和寫文章上。他找到一間廢棄的屋頂閣樓,在這里做了大量筆記。他回顧說:“
我最大缺點之一,是不喜歡問,總是自己摸索,走了許多彎路。”
他的第一個研究目標是譚嗣同,本以為很好研究,“
當時看譚嗣同,人很重要,書又不多,就投入進去了,結果吃虧了,他因為思想不成熟,現點相互矛盾”
。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寫了五遍,直到畢業才完成。多后一個哈佛博士將其譯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細。這篇《譚嗣同論》后來收進了他的《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一書,影響很大。
雖然承認輕時“
走了許多彎路”
,但李澤厚至今認為導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時間、書籍和不斷從方法上總結經驗”
。
李澤厚雖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現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勞動最多的人。“
文革”
時,在干校只準讀“
毛選”
,李澤厚在行囊里偷偷帶了英文版的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把“
毛選”
遮在上面掩護,還偷偷做了幾萬字的筆記。
蟄伏近二十,1979
3
月,34
萬字的《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出版了,令許多人大吃一驚。實際上,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書,通過“
批判”
,李澤厚在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他將康德與馬克思相聯系,從中表達了“
人類學本體論”
的初步構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紀80
代,此書產生了巨大影響,至今已再版6
次。
4
個月后,他的《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出版,同樣引起轟動。
上世紀80
代,是李澤厚的著述高峰期。繼上述諸書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歷程》《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和《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到80
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華夏美學》和《美學四講》。
“
那時,李澤厚每有新作發表,朋友間都要奔走相告。”
時隔30
,易中天仍清晰記得《美的歷程》帶給他的震撼,“
以十幾萬字的篇幅來完成這樣一個‘
美的歷程’
,高屋建瓴,勢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巡禮中觸摸到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誠非大手筆不能為!”
在這之前,沒血史的論著基本是教科書式的編史,只有歸納,沒有獨創,更談不上自己的理論體系,除了讓人得到些“
知識”
,完全無助于提高審美能力。“
當時我也看過好些文學史美術史,不滿意。所以這本書,每章每節,我都有些新東西。”
《美的歷程》讓輕人看到了“
原來學問可以這樣做”
:講哲學,可以不套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爭的既定框架;講文藝,也不一定要套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帽子,完全可以從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發。
一部死的歷史,你講活了”
。
當時,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
美學熱”
襲來,青人對美學有一種近乎狂熱的興趣,《美的歷程》更成了青學子的架上之書、枕邊之物。1986
,《人民日報》一篇文章標題即為《請聽北京街頭書書攤小販吆喝聲“
李澤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
雖說《美的歷程》為李澤厚贏得巨大聲望,但他說:“
這在我寫的書里,第三本也算不上!”
在他看來,1988
出版的《華夏美學》更重要,因為叩問美的本體、解開美的哲學之謎,才是他真正的美學抱負!《華夏美學》在“
儒道互補”
的思路下提出了“
儒”
所派生的“
情本體”
美學、“
樂感”
美學,極大地拓展了中國美學精神的深度與廣度,也為他后面的哲學研究打開了新的通道。
1989
,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學專著《美學四講》出版,他的美學觀點主要集中在這本書中。時隔二十后,
2
月,美國最權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藝理論選集《諾頓理論與批評文選》第二版,收錄了李澤厚《美學四講》“
藝術”
篇中的第二章“
形成層與原始積淀”
。這套文集由柏拉圖的論著選起,一直選到當代。李澤厚是進入這套一直由西方理論家統治的文論選的第一位中國學人。
(節選自《文匯報》,有刪改)
(1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
.文章在介紹李澤厚哲學、美學思想和論著的同時,還借助他人對其論著的高度評價,突出了李澤厚在中國當代哲學、美學領域開創性的貢獻。
B
.12
歲的一次“
精神危機”
使李澤厚對人生倍感困抗與悲觀,卻也使他對哲學產生了興趣,這可以視為其思想之河的源頭。
C
.上世紀80
代是李澤厚的著述高峰期,他相繼出版了《美的歷程》《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美學四講》等專著,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美學熱。
D
.《華夏美學》一書叩問美的本體、解開美的哲學之謎,表達了李澤厚真正的美學抱負,他的美學觀點也主要集中在這部專著中。
E
.
2
月,由西方理論家統治的權威文論選收錄了李澤厚的《美學四講》,這足以說明李澤厚的美學研究所達到的高度。
(2
)請簡要概括李澤厚學術研究的歷程。(6
分)
(3
)《美的歷程》為李澤厚贏得巨大聲望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6
分)
(4
)雖然承認輕時“
走了許多彎路”
,但李澤厚至今認為導師并不重要。你對“
導師并不重要”
這個觀點有何看法?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8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60866.html
相關閱讀:《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