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
萊特曼(A
.Lightman
,1948
-)出生在美國的田納西州,先在加州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讀書,后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書。他是位科學家出身的小說家。
萊特曼本來就具文學才性,所從事的工作又是很形而上的理論物理。那個領域中的愛因斯坦,我們都知道,是喜歡把物理和哲學、藝術相提并論的。所以,舞文弄墨在他勢有必至。萊特曼最初為一些雜志撰寫科普文章!队钪嫫鹪础、《時間旅行》、《劈開原子》等等即是。需要指出的是,他的這些作品比一般的科普科幻作品有著更濃厚的人文色彩。
到了《愛因斯坦的夢》(Einstein’s Dreams
),科學原理越發縮小為一種寓言的材料。在這篇小說中,萊特曼信手拈來一些物理學上的說法,搭起三十個時間世界。平日慣見不見的真實擺到這些不尋常的布景前,變得異樣的清晰奪目,凍結在讀者心中的各種塵世悲歡,也像遇到了春風,開始如詩如畫地流淌。有些評論家舍棄不下萊特曼的科學家身份,稱此書“
探討了相對論的潛意識溫床”
,而且還認真核對了有關的物理學假說。這種解夢,就像身世派或索隱派的讀《紅樓》,不僅拘泥而且穿鑿。用萊特曼自己的話說,科學只提供了起跳點,他躍入的,仍是人海。
萊特曼生活在一個已磨合好的資本主義商業社會。我們是不好指望他筆下出現風云血火牛鬼蛇神的。學院的環境又為他提供了從口糧到功名幾乎一切人生的必需和奢侈品,文學創作對他不過錦上添花。這倒使他在“
玩票”
或“
兼業”
時能享受到某種自由:他可以一仍本心,行所欲行,止所宜止,而不必汲汲戚戚地同職業作家們扭作一團!稅垡蛩固沟膲簟废胂蟮母哌h,描繪的精微,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這種從容不迫的步調、悠閑自如的態度。此書行文簡淡而蘊含感情,仿佛明月松間,清泉石上,那種自然而然的境界為一般爭奇斗艷的文士所難達到。
《愛因斯坦的夢》為萊特曼頭一部虛構性小說,一九九二一問世便贏得評論界交口稱贊,還榮登《紐約時報書評》暢銷書榜。一九九四他又出版了一部虛構性小說《好樣的貝尼脫》,反響似乎不及《愛因斯坦的夢》。萊特曼屆知命,來日方長,以他的眼界、情懷和筆力,再寫出一兩部上乘的小說,是有可能的。
讀其書而慕其人?上覀冎恢廊R特曼如今在大學里除了物理還教寫作,并負責著一個人文項目;他談吐詼諧而不動聲色,大概屬于美國人說的“
英國式幽默”
;愛抽煙。有回靠在椅上,用一只老輩子留下的煙斗吞云吐霧,有形無狀,似是而非,使他恍惚不辨今世何世,此身誰身,于是發心弄起了文學。
8
.對“
他是位科學家出身的小說家”
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3
分)
A
.萊特曼寫的科普文章比一般的科普科幻作品有著更濃厚的人文色彩。
B
.萊特曼寫的《愛因斯坦的夢》是一部以科學原理為材料的虛構性小說。
C
.萊特曼的工作是研究形而上的理論物理,同時他又具有文學才性并寫出了《愛因斯坦》這樣廣受好評的小說。
D
.萊特曼在大學里除了教物理還教寫作,并負責一個人文項目。
9
.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麻省理工學院讓萊特曼不必為生計發愁,所以,他可以不必如其他職業作家那樣汲汲于寫作。
B
.作者認為,用身世派或索隱派讀《紅樓》的方式來讀《愛因斯坦的夢》是不對的。
C
.喜歡把物理、哲學、藝術相提并論;有科學家的嚴謹,也有文學家的詼諧;愛抽煙,并在這過程中有恍惚如夢的感覺:這些都是萊斯特進行文學創作的原因。
D
.憑他的眼界、情懷和筆力,萊特曼還能創作一兩部上乘的小說,雖然他后來創作的小說《好樣的貝尼脫》反響不如《愛因斯坦的夢》。
10
.結合文章內容,寫出“
科學只提供了起跳點,他躍入的,任是人海”
這句話的含義。(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64123.html
相關閱讀:《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