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悲劇
蜀 生
①
杰克·
倫敦(1876——1916
)是美國近代著名的作家。他和馬克·
吐溫,也許是我國讀者最熟悉的兩個美國作家了?墒莾蓚人的結局大不一樣。馬克·
吐溫以七十五歲高齡病死在寫作崗位上,實踐了他的“
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樂”
的信念。杰克·
倫敦卻在四十歲壯之時,吞服了大量嗎啡,在自己豪華的大牧場中結束了一生。
②
杰克·
倫敦的童是很不幸的。他是一個在舊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個占卜者。后來,母親嫁給已經有十一個孩子的約翰·
倫敦,繼父的境況也不好。杰克·
倫敦的童在窮苦的日子中度過。十一歲他就外出打零工謀生,十四歲到一家罐頭廠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時,得到一元錢,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干了不多久,這個十四歲剛出頭的孩子借了一些錢,買了一條小船,參加到偷襲私人牡蠣場的隊伍中,希望用這種手段來改善窮困的處境。偷襲中他被漁場巡邏隊抓獲,被罰做苦工。不久,他放棄了“
牡蠣海盜”
的營生,當水手去遠東。航海生涯,增長了見識,擴大了眼界,遍地的貧困、剝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
倫敦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心靈中。
③
航海歸來,境況并未好轉。1894
,十八歲的杰克·
倫敦參加了“
基林軍”
,這是當時由平民黨人領導的向華盛頓“
進軍”
的失業者組織的一部分。這次“
進軍”
的領導人考克西等在華盛頓以“
踐踏國會草坪”
被捕,進軍組織亦遭取締。杰克·
倫敦在退出“
進軍”
行列之后,又繼續過流浪生活,監牢、警察局成了他常進常出的地方。
④
長的流浪沒有使杰克·
倫敦喪失生活的信心,他強烈地追求知識,不甘于自暴自棄。即使在飄泊無定、隨時會以“
流浪罪”
被拘捕的困境中,書也總是他的伴侶。1896
他二十歲時,甚至還考進了加州大學。然而,大學的門畢竟不總是向窮困如杰克·
倫敦這樣的人敞開的。1897
他就被迫退學,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
黃金夢”
又很快破滅,身染重病回家。
⑤
一條條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
倫敦萌發了寫作的愿望。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有滿腔的對窮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歲(1899
)時,他的第一篇小說《給獵人》發表了,二十四歲時出版了第一個短篇小說集《狼之子》。在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
倫敦心愛的題材。
⑥
杰克·
倫敦的思想是混雜的。他讀過馬克思的著作,也讀過黑格爾、斯賓塞、達爾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時代的作品中,人們可以感到他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的脈搏。1907
(時三十一歲)寫的《鐵蹄》,指出美國資本主義有向極權主義轉變的可能性,還對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消滅作了有預見性的警告。我國已經有譯本的《馬丁·
伊登》(1909
),是杰克·
倫敦的代表作。這本帶有自傳性的小說,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無情,對人性的蹂躪,對正義的踐踏。主人公伊登依靠個人奮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歡樂,而是可怕的空虛,結果以自殺了結一生。七后,它的作者杰克·
倫敦真正走上了馬丁·
伊登的道路。
⑦
極端的個人主義,尼采的“
超人”
哲學,把杰克·
倫敦帶進了一個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時期具有的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漸消褪,變成了一個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
,他公開聲明,他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錢。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錢。他認為他有權過豪華奢侈的生活。他曾經用一大筆錢建造一條命名為“
斯納克”
(一種想象中的惡獸)的游船;1913
用了十萬美元(在當時是一筆驚人的錢財)以近四時間建造一所名叫“
娘居”
的別墅,在落成后即將遷居的時候,忽然起火焚毀。這位已經廁身上流社會的大作家,看了看價值十萬美元的廢墟,擺了擺手,宣布將另建一個莊園。這時的杰克·
倫敦已經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義泥淖,為了得到更多的錢,粗制濫造,寫出一些完全背離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
時還說過:“
我如果自己能夠作出選擇的話,除了寫一篇說明我對資產階級世界是多么鄙視的社會主義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會下筆。”
可是在1916
1
月,他公開聲明脫離自己曾經積極參與活動的美國社會黨。
⑨
這位曾經飽嘗人世艱辛,也曾經用自己的筆為社會底層的不幸者呼喊過的作家,隨著他的成名和發財,沉淪到了極端個人主義的深淵。
11
月22
日
倫敦用自殺結束了四十的一生,留下了魚龍混雜的四十九部著作。
(選自《人物》1983
第5
期)
19.
細讀第①
自然段,簡要說明畫線語句的表達效果。(4
分)
20.
簡要概括杰克•
倫敦的主要人生經歷。(4
分)
21.
作為一篇評傳,這篇傳記最突出的寫作特點是什么?請結合文章舉例說明。(4
分)
22
.你從杰克·
倫敦文學創作的輝煌成就與其后來的蛻變、墮落中獲得哪些啟示?請簡要分條闡述。(6
分)
參考答案:
19.
將杰克·
倫敦與馬克·
吐溫并提,采用對比手法,使兩人結局形成鮮明反差,呼應了標題中的“
悲劇”
;(2
分)而且開篇即道出傳主生命的悲慘結局,設置懸念,可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2
分)
20.①
杰克•
倫敦少和青時曾歷經磨難,頑強拼搏;②
后以寫作謀生,因此成名,躋身上流社會;③
成名后,追求奢華,為掙錢而寫作,粗制濫造;④
沉淪不能自拔,自殺身亡。(4
分。每點1
分,意思相近即可)
21.
夾敘夾議。在敘述和描寫中穿插作者的議論,體現作者的愛憎、褒貶的感情態度。如第(2
)(3
)(4
)段在對杰克·
倫敦童、少、青時期的苦難艱辛的流浪生活的敘述中,夾雜了議論,點明這些人生坎坷的意義,突出他的堅韌、頑強、不自暴自棄的性格;又如第(7
)段,在敘述了杰克倫敦的豐富的閱讀經歷和杰出的創作成就之后,用議論手法,點明其性格蛻變的原因。(特點、舉例各 2
分,舉一例即可)
22.①
文學創作的源泉在于豐富的生活體驗與廣泛的閱讀。
②
苦難的命運,艱辛的生活,往往更能激發強者對生命、生活的熱愛,喚醒其創造力。
③
過于舒適和奢華的生活使杰克·
倫敦走到了文學創作的末日,成功后不能把持自己往往會毀滅一個人。(每點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02097.html
相關閱讀:《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