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能說會道也莫言
胡殷紅
①
莫言的責編拉著我第一次去見莫言,是他的小說《檀香刑》剛剛交到出版社。他雖名“
莫言”
,我卻早已“
如雷貫耳”
。很早之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我們中國作協宴請他時,除了談魯迅外,他居然百里挑一地只贊美了莫言,而且特別“
精確”
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說列入世界前五位。
②
莫言笑瞇瞇坐在我對面,長成那樣不能怨他,頭發稀疏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挺壯一老爺們兒在前額頭上別個彩色發卡,他自己是免得頭發阻礙視力,而置別人的視覺感受于不顧就是他的不對了。伸出手來握,在他幾十的老手上,居然看到了兒童般的“
胖窩窩”
,翹起“
二郎腿”
,一只肉腳把舊皮鞋撐得鼓鼓囊囊。他的樣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愛:燒包加得瑟。
③
莫言看我直勾勾地盯著他腦袋,憨態可掬地摸摸發卡,生怕我伸手把那勞什子扯下來,其實我也沒那么勇。你想啊,挺著名的一個人物了,仍能保持身心的悠然自得,容易嗎!聊到他的中短篇,尤其是說到《透明的紅蘿卜》,我慷慨地奉獻了我能表達出的所有溢美之詞。然后,不無遺憾地問他,看樣子你以后就寫長篇了?沒想到,我只問一句,莫言回了我一堆:長中短什么都寫,三匹馬拉車。我總得從我熟悉的生活寫起吧,自己身邊的人,自己的親人都是我小說中的人物。高密東北鄉是我的故鄉,屋邊的街、村口的樹、流淌的河,身邊熟悉的一切總在我腦子里轉。寫別的地方,我也寫不像啊。只要寫長篇我都回老家,觸景才生情嘛。
④
莫言極狡猾地在媒體面前制造了一個不愛說話的“
謊言”
。其實,莫言嘴皮子利索得很,莫言“
名不符實”
。就說他在香港、韓國、日本的演說吧,那叫一個“
全球化”
,那叫一個得體,那叫一個轟動。莫言告訴我說,他的筆名是自己取的,是因為小時候動手打不過別人,就編順口溜罵人,學校告到家里來,被爹娘合伙暴打過一頓。噢,莫言是記住了那次為多話而挨的打。開始寫小說,就把名字里的一個“
謨”
字拆開用,想警示自己少說話。我們聊了一個中午,我擠兌他這著名作家抽的是假煙,戴的是假表,穿的也是假名牌,他這次回答倒簡約了:可以省錢嘛?磥,別說見記者,他就是上電視,也是冬天大棉褲小棉襖,夏天布襯衫舊軍褲,衣著審美水平相當湊合。
⑤30
前,魔幻現實主義在中國風行一時,《百孤獨》對莫言的影響可謂“
巨大”
,但30
后,莫言讀到了它的不足,這表明了莫言的進步。他覺得馬爾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點:都把短篇的情節寫到長篇里去了。所以,提到“
重復”
這個問題,莫言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而且歷數“
老馬”
作品中的不足時,真能算倒背如流。
⑥
在《十月》雜志頒獎會上,莫言的《生死疲勞》拔了頭籌。他把古典小說章回體做成小說標題,有人說他是“
舊瓶裝新酒,故弄玄虛”
,可這個小伎倆確實是奏效了。盡管我也覺得莫言這么個寫法,跟穿旗袍騎跑車似的。對此,莫言給了記者們一個非常合理的說法:我不是想創新出奇,是出于技術上的考慮。章回體的標題字數多,能全面地把這一章的內容概括出來,也希望讀者能夠通過閱讀我的小說懷念起中國古典文學。大家聽聽,想通過這個小標題就能讓現代“
哄客”
們懷念古典文學,他也太會說辭了。但我確實認為,他讓一個地主“
豬狗不如”
地“
千等一回”
,等著做牛、做驢、做豬、做狗、做猴,這種奇思妙想只有莫言那個大腦袋能想出來,看似寫歷史,又像寫現實。這部作品中,有讓人讀來笑得噴飯、也讓人想哭的語言藝術,不服不行?梢哉f,莫言的每部小說都是語言狂歡,感覺詭異,并且頗具莊子“
鯤鵬萬里”
的想象力,細體味,含意都挺深的。正如他著文說他是在“
捍衛長篇小說的尊嚴”
。
⑦
一個作家的創作風格與他本人的經歷、性格、氣質、心理密切相關。莫言從小懦弱,家里窮,常受人欺負,膽子還小,別說殺雞,連看殺雞都不敢,但他的作品卻總是“
殺氣騰騰”
。這要按心理學家分析,那一定是他童“
印痕”
造成的,難怪他明明能說會道,又總要求自己“
莫言”
呢!
(選自《名人傳記》)2009
第12
期,有刪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17205.html
相關閱讀:《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