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院士”
張立綱
8
月12
日
歲的老人走得安詳。
剛逝去的張立綱頭頂5
個院士頭銜: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
中央研究院”
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在華人科學家中,能有如此驕人榮譽者,屈指可數。
按逝者遺愿,悼念者將原本用于買花的錢捐給美國圣迭戈POWAY
消防局。去加州大火,差點吞沒了逝者的家,多虧消防人員冒死救火。張立綱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196 3
,從斯坦福大學拿到博士學位的張立綱到了IBM
,一干就是30
。
作為知名科學家,呆在IBM
是很舒適的,然而,張立綱還想換一下崗位做一點不同的事情。他曾說,雖然在美國幾十了,總覺得是一個暫時的狀態,該為中國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2
月13
日
他有戰略眼光。”
“
現在香港人選擇移民國外,你卻從國外來到香港,這是為什么?”
香港一記者向張立綱提問。
“
我就是沖著‘
九七’
(香港回歸)回來的。”
張立綱回答,“
香港回歸祖國大局已定,到時候到香港也就相當于到了內地,這才是我選擇去香港的最根本的原因。”
一流之人吸引一流之善。隨著杰出學者的聯翩而來,不出數,影響乍起,國際上視之為學界奇跡。這背后,張立綱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
科大創建初期,香港政治、社會變動不息,人員也來往不息,很多事情不好處理。吳家瑋深知治校之中的艱難,“
當科大內部好多爭論,張立綱都能超脫個人恩怨之上,講公道話,這很不容易。”
張立綱出身科研,在科研上頗有建樹,但出任香港科大理學院院長和副校長之后,他又決然放棄科研,全力為香港科大締造優良的學術環境。
張立綱還放棄了帶碩士、博士研究生。丁學良記得,張立綱曾告訴他,“
我現在常聽人家說,已經做了校長了,還帶了十幾個研究生。我對這種不忠實本職的人一點都不佩服,在大陸也好,美國也好,有很多校長是這樣子,因為一個人很難同時做好兩件事,我敢肯定他不可能做好現在的工作。”
張立綱的理想中,研究型的大學
研究型”
,意味著除了傳授知識以外,還要讓實驗室成為人類新知的重要產地。張立綱認為,既然學校不大、經費不多,就該集中資源,做能做得最好的事。這一點,吳家瑋與他不謀而合。“
我們一齊組織了一個小而精的委員會,請各學院收集最強的科研建議,然后嚴格挑選幾個,撥給種子經費,讓有關人員積極發揮。”
事實證明,好幾個精選出來的項目都做得十分出色,毫無疑問屬于世界級,這些專業項目至今還都是科大的重點。
與張立綱相交二十多的香港科大朱經武校長專程赴美吊唁,“
他是一流的科學家和一流的大學行政人員,他的為人也是我們的典范。”
16
.下列關于張立綱到香港任職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張立綱站在公正的立場上為創立之初的香港科大渡過難關立下了很大功勞。
B
.張立綱到港,實現了他想換一下崗位做一點不同的事情的愿望。
C
.張立綱到香港后,吸引了更多學者到香港科大,很快擴大了香港科大的國際影響。
D
.張立綱呆在美國很不如意,總覺得是一個暫時狀態,認為應該為中國做點有意義的事。
17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
分)
A
.張立綱認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因而反對身兼數職。
B
.張立綱認為研究型大學應該教授治校,具有學術自由,還要成為人類新知的重要天地。
C
.張立綱一心為校,毫無私心,功績卓著,廣受愛戴,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
D
.張立綱以公平公正的態度處理學術爭論,贏得了大家的信賴,被推舉為科大理學院長。
18
.作者通過哪幾件事表現張立綱是一位“
一流的科學家和一流的大學行政人員”
?(6
分)
19
.請根據文章內容,概括張立綱的人格特點。(6
分)
參考答案:
16
.D
(“
很不如意”
錯。)(3
分)
17
.C
(A“
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
錯;B
曲解文意;D“
以公平公正的態度處理學術爭論”
與“
被推舉為科大理學院院長”
無因果關系,且時序顛倒)(3
分)
18
.科學家——
他頭頂5
個院士頭銜,在科研上頗有建樹。(2
分)
行政人員——
建校艱難時期,超脫個人恩怨,主持公道;放棄科研,集中全部精力為科大創造優良學術環境;放棄帶碩士博士,忠實本職工作;為科大做成了幾個世界級項目。(4
分,每點1
分)
19
.知恩圖報;愛國報國;忠實本職,盡職盡責;超脫個人恩怨,秉公直言。(6
分,每點2
分,答出三點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23924.html
相關閱讀:《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