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氣候及其產生的效應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小氣候是因下墊面性質不同,或人類和生物的活動所造成的小范圍內的氣候。在一個地區的每一塊地方(如農田、溫室、倉庫、車間、庭院等)都要受到該地區氣候條件的影響,同時因下墊面性質不同、熱狀況各異,又有人的活動等,就會形成小范圍特有的氣候狀況。小氣候中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條件,直接影響作物的生長、人類的工作環境、家庭的生活情趣等。為避免其產生的不利影響,可通過一定的技術措施加以改善。
  
  小氣候與大范圍氣候相比較,有五大特點。
  
  1.范圍小
  
  沿鉛直方向大概在100米以內,主要在2米以下,水平方向可以從幾毫米到幾十公里,因此,常規氣象網站的觀測不能反映小氣候差異。研究小氣候必須專門設置測點,要求密度大,觀測次數多,儀器精度高等。
  
  2.差別大
  
  無論鉛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氣象要素的差異都很大。例如,在靠近地面的貼地層內,溫度在鉛直方向遞減率往往比上層大2~3個量級。
  
  3.變化快
  
  在小氣候范圍內,溫度、濕度或風速隨時間的變化都比大氣候快,具有脈動性。例如,M.N.戈爾茲曼曾在5厘米高度上,25分鐘內測得溫度最大變幅為7.1℃。
  
  4.日變化劇烈
  
  越接近下墊面,溫度、濕度、風速的日變化越大。例如,夏日地表溫度日變化可達40℃,而2米高處只有10℃。
  
  5.小氣候規律較穩定
  
  只要形成小氣候的下墊面物理性質不變,它的小氣候差異也就不變。因此,可從短期考察了解某種小氣候特點。
  
  由于小氣候影響的范圍正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空間,研究小氣候具有很大實用意義。我們還可以利用小氣候知識為人類服務,其中農田小氣候、森林小氣候為小氣候的典型類型。
  
  一、農田小氣候產生的效應
  
  農田小氣候從成因上劃分可分為復合農林業小氣候和秸稈覆蓋小氣候。
  
  1.復合農林業小氣候效應
  
  復合農林業小氣候可分為農林間作小氣候和農田防護林小氣候。
  
 、呸r林間作小氣候效應:在防風、降溫和增加濕度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作用,可有效應對高溫及干熱風危害。
  
 、妻r田防護林小氣候效應:在濕潤地區,防護林可使農田溫度升高;可明顯降低風速,起到防風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夏秋季節和白天防護林具有降溫作用,在春秋季節和夜間防護林可使農田升溫;防護林農田內的土壤濕度要高于開闊農田。
  
  2.秸稈覆蓋小氣候效應
  
  低溫條件下,地面覆蓋秸稈后,會使導熱率變小,輻射能量反射率增大,從而使近地面的空氣溫度變化較小,減少了氣溫急劇變化而對作物造成的生理傷害;覆蓋秸稈可明顯抑制田間水分蒸發,明顯提高近地面土壤的水分含量。
  
  二、森林小氣候產生的效應
  
  1.濕潤區森林小氣候的效應
  
  濕潤區的森林,面積較大,蒸騰作用旺盛,使空中大量水汽遇冷凝結降水。導致林內氣溫、土溫散失遲緩,大大降低土壤水水分蒸發。樹冠、樹枝、樹葉使降水著地遲緩,減少徑流減弱穿透樹冠的降水對林地土壤的沖擊力,使降水能夠充分滲入土壤,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2.城市森林小氣候的效應
  
  可以增加空氣的相對濕度;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可以明顯消減太陽紫外線的強度;降低局部的氣溫,減少悶熱天數,提高人們的舒適度。
  
  3.綠洲小氣候產生的效應
  
  綠洲內部的氣溫低于綠洲外部,并且綠洲的覆蓋率越高降溫越明顯;綠洲內部的溫度變化幅度要低于林外,濕度均高于林外,所以綠洲在維持生物最少需水量起到一定作用;綠洲可降低水分的蒸發,增加降水的有效性;綠洲還可以降低風速,緩解風沙流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59482.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