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住北大有個叫王瑤的教授》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記住北大有個叫 王瑤的 教授 錢理群 王瑤 教授去世,我們弟子獻了一副挽聯: 魏晉風度,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傳世豈無好文章。 我們把先生看作是 魏晉風度 和 五四精神 的 記住北大有個叫王瑤的教授
錢理群
王瑤
教授去世,我們弟子獻了一副挽聯:“
魏晉風度,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傳世豈無好文章。”
我們把先生看作是“
魏晉風度”
和“
五四精神”
的一個傳人。魯迅對魏晉風度有個概括,就是“
清峻、通脫”
。魯迅也說:“
我有時候很峻急,有時候很隨便。”
因此可以說魏晉風度與魯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先生對他所生活的時代,對知識分子境遇的嚴峻的判斷,也有魯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現實。先生說他“
出語多諧”
,面對那個時代嚴酷的事實,他卻用幽默的語言表達,這表現了一種心態,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先生這種危難中的坦然,給人的印象是難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憶他在文革時的表現:他們都被打成“
反動學術權威”
,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場所掃地,以示“
斯文掃地”
。林庚說我們都覺得非常窘迫、難堪,但王瑤卻泰然處之,他“
游刃有余,如入無人之地,穿過無數雜亂的腳下,就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掃去”
。
先生從不給我們上課,第一次見面就打招呼說,你們平時沒事不要找我,一個星期只準去我家一次。我們一般都是下午四點以后去跟他閑聊,想到什么就談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談學術。他平時對我們放任不管,一入學開一個書單,你怎么讀、怎么弄他通通不問。其實這個放任不管,我倒覺得正是抓住了學術研究的特點。學術研究是個人獨立的自由的精神勞動,因此它從根底上就應該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無所事事,一個真正的學者,一個有志于學術的學生,學術研究是他內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他在閑蕩,讀閑書,其實總在思考?雌鹇唤浶,其實是潛入生命與學術的深處,進行自由無羈的探討與創造。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亂管。搞學術就是得無為而治,先生深諳無為而治的奧妙。
但關鍵時候,先生也會點醒你,一點就讓你終生難忘。在學術上,他只抓畢業論文,而且先要求學生提出兩個論文選題,向他匯報設想,然后他給定一個題目,并點醒你做這個題目應該注意什么。比如我當初畢業論文就準備了兩個題目:一個寫魯迅的思維方式、心理結構、藝術世界;另一個是魯迅和周作人發展道路的比較。先生聽了我的匯報以后說,你的第一個題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還沒有想清楚,短時間內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沒有把握的情況下急于寫成論文,會有很多漏洞,答辯時很可能通不過,反而糟蹋了這個題目,不如存放起,多醞釀幾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于是就定了做“
魯迅和周作人發展道路的比較”
這個題目。
更重要的,是先生給我們思想上的點醒,治學態度、人生道路上的啟迪。先生曾經找我談話,告誡我“
不要急于發表文章”
。他說:“
我知道,你已經三十九歲了,你急于想在學術界出,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勸你要沉住氣,我們北大有個傳統,叫作‘
后發制人’
。有的學者很輕,很快就寫出文章,一舉成名,但缺乏后勁,起點也就是終點,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傳統是強調厚積薄發,你別著急,沉沉穩穩地做學問,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但一旦出就一發不可收,有不斷的后勁,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畢業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談了一次話,使我終身受益。他說:“
你現在留校了,處于一個非常有利的地位,因為你在北大,這樣,你的機會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誘惑也非常多,你的頭腦要清醒,要能抵擋住誘惑。很多人會約你寫稿,要你做這樣那樣的有種種好處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寫,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寫,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數,要學會拒絕,不然的話,在各種誘惑面前,你會暈頭轉向,看起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聲也很大,但最后算總賬,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東西丟了,你會發現你實際上是一事無成,那時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劇。”
現在仔細想想,先生的師訓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概括地說就是“
沉潛”
二字。要沉得住,潛下,沉潛于學術的深處,生命的深處:這是做學問與做人的大境界。而急功近利,浮躁虛華,是做學問、做人的大敵。我回顧自己的學術生涯,唯一可取之處,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記師訓,并身體力行。我從1960
大學畢業就雄心勃勃想做一個學者,直到1985
,才開始發出自己的獨立的聲音。可以說做了二十五的準奮,練了二十五的內功,我的治學之路、人生之路就是這么走過的,很艱苦,但也很充實,沒有虛度。
(選自
11
月5
日《文匯報》,有刪改)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
王瑤教授曾被打成“
反動學術權威”
,被勒令在公共場所掃地,對此,他坦然處之,一點也不覺得窘迫難堪,這種危難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嘆。
B.
王瑤教授認為那些一舉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勁的輕學者沒有真本事,他批評已經三十九歲的錢理群急功近利,違背了北大厚積薄發的傳統。
C.
王瑤教授基于對學生情況的深入了解,否定了作者為畢業論文準備的前一個題目,而建議他做“
魯迅和周作人發展道路的比較”
這個題目。
D.
錢理群是王瑤教授的學生,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在學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側面描寫了王瑤對自己一生的深遠影響,更顯得真實可信。
E.
本文追憶了王瑤教授峻急通脫的精神氣質和獨特的教學方式,在經濟繁榮和變革的代,面對著種種誘惑,記住王瑤教授是很有意義的。

王瑤教授的弟子為什么把他看作是“
魏晉風度”
和“
五四精神”
的一個傳人?請簡要分析。(6
分)

王瑤教授指導學生的方法很特別,文本中有哪些體現?請簡要概括。(6
分)

作者把王瑤教授的師訓概括為“
沉潛”
二字,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
沉潛”
作用的理解。(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1.
(1
)【參考答案】E 3
分,A 2
分,C 1
分;B
、D
不給分。
(2
)【參考答案】①
魏晉風度與魯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都包括“
清峻”
和“
通脫”
兩方面,而王瑤恰巧具備這兩個特點。②
王瑤對他所生活的時代,對知識分子境遇的嚴峻的判斷,有魯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現實;③
王瑤有一種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文革中,當其他知識分子因被打成“
反動學術權威”
而感覺窘迫、難堪時,王瑤卻能泰然處之。(6
分,每點2
分)
(3
)【參考答案】①
平時放任不管:從不給學生上課,每周跟學生閑聊一回(或:無為而治,一入學只開一個書單,任學生進行自由無羈的探討與創造)。②
在學術研究的關鍵時候點醒學生:針對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給予方向性的指點。③
在人生的關鍵階段點醒學生:給你以思想上的點醒,治學態度、人生道路上的啟迪。(或“
告誡學生要厚積薄發;教誨學生要抵制誘惑,學會拒絕”
)(6
分,每點2
分)
(4
)【參考答案】“
沉潛”
是成就大學問大事業的必經之路。①“
沉潛”
有助于排除外在的干擾,靜心做學問,進行自由無羈的探討與創造。②“
沉潛”
有助于蓄勢,對好的論文選題,在不成熟、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急于完成,醞釀幾,才能做好;“
沉潛”
有助于厚積薄發,作者牢記導師沉潛的教誨,并身體力行。從1960
雄心勃勃想做一個學者,到1985
開始不斷地發出自己獨立的聲音,這是沉潛二十五的必然結果。③“
沉潛”
有助于抵擋誘惑。沉潛于學術深處,生活深處,才能心無旁騖,潛心鉆研,遠離浮躁虛華,避免誘惑。(8
分;觀點明確2
分,能結合文本從三個角度合理闡釋,得6
分;如有其他觀點,言之成理亦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60086.html

相關閱讀:《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