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蕾
1990
,世紀老人張學良在臺北圓山飯店公開慶祝90
華誕時,特意要求聽馬思聰創作的《思鄉曲》。深沉優美的旋律響起時,張學良潸然低首,哽咽無語。
馬思聰1912
出生于廣東海豐,11
歲時去法國,1928
入巴黎音樂院學習小提琴,他是考入巴黎音樂院的第一個東方人。學成歸國后不久,與王慕理結為夫婦,從此,馬思聰演奏小提琴時,王幕理總是他的鋼琴伴奏。
抗日戰爭爆發后,受革命新興音樂運動的影響,馬思聰立即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他發表文章,激勵人民起來抗日救國;他也創作了許多抗戰歌曲,還發表題為《我怎樣作抗戰歌》的文章,鼓勵更多的人創作抗戰歌曲。在敵人的炸彈聲中,他創作了《思鄉曲》。曲子取材于曲調質樸而優美的蒙古民歌《墻頭上跑馬》——
早先北方的土城墻都很窄,在上面跑馬只能向前,寓意無法回故鄉。后來,馬思聰又給《思鄉曲》填上新詞,歌詞和著舒緩延綿的旋律,如泣如訴,仿佛游子的無盡鄉愁。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馬思聰到重慶參加了勵志社樂隊。那時,他雖然已是著名音樂家,仍然身體力行,攜帶妻兒,不辭辛勞地輾轉于各地進行演出活動,還親自在電臺上廣播、教唱抗戰歌曲,號召人民起來反抗日寇的侵略。
北平和平解放后,馬思聰應邀到北平參加新政協會議的籌備,并作為文化界代表參加了政協第一次會議。此時的馬思聰意氣風發,參加了大量的音樂交流和演出活動。新中國建立后,馬思聰接受任命,出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并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他為新中國的專業音樂教育、音樂創作和表演,做出了重要貢獻。馬思聰的兒子馬如龍回憶,父親在國內“
最快樂的日子”
是上世紀40
代末50
代初。“
那時,父親被人們稱為‘
老周(周恩來)的寵兒’
,事業上風生水起,音樂創作達到一個高峰。”
“
文化大革命”
中,馬思聰由于受到嚴重迫害而含冤流亡國外,并被定為“
叛國投敵分子”
。此后,馬思聰在美國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后20
,但他身在美國,心系祖國。他曾說:“
國家不是房子,房子住舊了,住膩了,可以調一間,而祖國只有一個。”
他拒絕申請政治避難,不去領難民救濟金,靠創作和演出來維持生活。他在與好友的見面和通訊中,多次表達自己對祖國、友人和他所熱愛的音樂事業的關心。他在美國時的音樂創作,幾乎全是中國題材。他晚花費大量精力創作的歌劇《熱碧亞》,也以少數民族的生活為題材。直到去世前一,他還給中國音樂家協會負責人寫信說:“
我們都已步入晚,在個人來說,我希望在有生之寫完幾個作品,也算是我為中華民族音樂的發展上所盡的一點微力。”
馬思聰曾幾次想回祖國,但由于種種原因,他至死未再踏上祖國的土地!端监l曲》結尾的追問——“
孩子,你為什么不回家?”
亦是馬思聰一生最難解的情懷。
5
月20
日
思鄉”
。
(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
我是音樂家,我珍惜恬靜、和平的生活,需要適宜的工作環境。我作為一個中國人,非常熱愛和尊敬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我個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國當前(指“
文化大革命”
)所發生的悲劇比較起來,完全是微不足道的。(馬思聰《我為什么離開中國》)
②
《思鄉曲》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以深沉優美的旋律表達了一種濃郁的思鄉情緒;第二部分變奏,展開,以激情表達了對故鄉的熱愛;第三部分用更加抒情的旋律表達了一種綿延不絕的悵惘。(新浪博客)
③
他保持了他獨特的性格,除了他音樂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外,他還有最純潔的最天真的最美的音樂的個性。(徐遲《祭馬思聰文》)
④
馬思聰不欠祖國什么。(葉淺予《為馬思聰饒舌》)
(1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
《思鄉曲》催人淚下,這是因為曲子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所表達的內容,體現了抗戰時期人們對故鄉深沉的懷戀之情。
B.
北平的和平解放,給馬思聰帶來了參加大量音樂交流和演出活動的機會,這讓他意氣風發地為新中國音樂藝術的發展做貢獻。
C.
新中國建國之初,在周恩來的信任下,馬思聰的音樂創作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個時期也是他在國內“
最快樂的日子”
。
D.
馬思聰認為,“
文化大革命”
使中國發生的悲劇遠遠超過了自己遭受的一切不幸,而這就是自己“
為什么不回家”
的根本原因。
E.
文章以時間為線索,擷取了馬思聰人生的若干片段,記述了他熱愛音樂、熱愛祖國的事跡,表現了一位音樂大師的偉大人格。
(2
)寫張學良聽《思鄉曲》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
分)
(3
)馬思聰是一個怎樣的音樂藝術家?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
分)
(4
)為什么說“
馬思聰不欠祖國什么”
?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2.
(1
)答E
給3
分,答C
給2
分,答A
給1
分;答B
、D
不給分。(A
項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
“
催人淚下”
與曲子三個部分所表達的內容都有關系。C
項雖然符合原文意思,但僅僅體現在一個自然段中。B
項“
給馬思聰帶來機會”
的信息在材料中沒有出現,“
為新中國音樂藝術做貢獻”
屬于信息嫁接錯誤。D
項“
馬思聰認為,……
而這就是自己‘
為什么不回家’
的根本原因”
的信息在材料中沒有出現。
(2
)表現了張學良思念家鄉的深沉和痛苦,從側面表現(渲染)了《思鄉曲》的藝術感染力,奠定了文章凝重感人的基調,引出下文對《思鄉曲》作者馬思聰事跡的敘述。
(3
)有非凡的音樂天賦,熱愛祖國,熱愛音樂藝術,熱愛平靜的生活,對祖國的發展和進步充滿熱情,鐘愛民族音樂題材,追求自由和,單純,熱情,理性,勇敢,愛祖國,愛生活。
(4
)為什么說“
馬思聰不欠祖國什么”
?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62712.html
相關閱讀:《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