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約翰·
洛克菲勒
每個人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或許都會愿意重拾記憶的片段,講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與歡愉。我正在變成這樣一個絮絮叨叨的老人,在本書中,我將記錄下一些在我生命中出現過的人和事。在某種程度上,我所交往的是這個國家里最優秀的人。我所要記錄的事件對我而言具有重大的意義,它們在我記憶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
如何把握公開個人隱私的尺度,或者說如何保護自己免受攻擊,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過度地暴露自己的經歷會有自大的嫌疑;而保持緘默有時更會招致誤解,因為人們會認為你沒有辯駁的理由。
我并不習慣將我的個人生活公之于眾;但家人和朋友認為我有必要對一些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事情做一些澄清,我覺得我應該聽從他們的建議,同時也重拾生命中的一些珍貴記憶。
撰寫這本回憶性質的文字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如果人們傳言的事情有十分之一是真的,我那些能干、忠實的朋友一定會覺得蒙受深冤,他們中很多人已經與世長辭。而我自己本來已經決定保持沉默,相信在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后,真相會昭白于天下,歷史會做出公正的裁決,但既然我活著,并且可以證明一些事情,似乎我應該澄清這些引發廣泛討論的事件。我確信它們仍未得到充分的了解。所有這些關乎逝者的聲譽以及生者的生活,公眾在做出判斷之前,有權利了解第一手的資料。
著手寫這本回憶性質的文字時,我并沒有希冀將它出版成書。我甚至沒有把它當成一部非正式的自傳,更沒有考慮順序、完整性的問題。
聊起多來患難與共、親密無間的合作伙伴與同事,我感到無比開心和滿足,同時也意識到:雖然這些記憶對我來說是一筆珍貴的財富,但是長篇大論會令讀者厭煩,所以我只提到了其中一些朋友,正是他們造就了我商業上的成功。
1909
3
月
(摘自約翰·
洛克菲勒《窺見上帝秘密的人·
序》)
提起芝加哥大學這所輕的學府,威廉·
雷尼·
哈頗博士的身影總會浮現在我的眼前,他的傾情奉獻為芝加哥大學創造了前景無限的未來。
芝加哥大學建立后,哈頗博士擔任第一任校長。芝加哥大學的目標是聘請最優秀的教授,創辦一家完全不受傳統約束,遵循現代化的理念的大學。哈頗博士在芝加哥以及中西部民眾中籌集到了幾百萬美元的資金,并獲得了當地一些領袖人物的贊賞。這是哈頗博士的過人之處,他不僅獲得了物質上的資助,而且得到了忠實的擁護,引發了強烈的個人興趣——
這意味著最大程度的幫助與合作。而哈頗博士的成就遠遠超過他自己的想象。他在大學教育上的崇高的理想引發了中西部地區推進高等教育的思潮,推動了個人、宗教組織、立法機構的共同行動,做出了行之有效的舉措,F在的人們或許再也想象不到目前地區在大學教育上的成就在多大程度上應該間接歸功于這位仁士的智慧。
哈頗博士不僅學識淵博,管理才能出眾,而且具有非凡的個人魅力。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哈頗博士
能為由哈頗博士擔任校長的芝加哥大學捐資,我倍感榮幸,然而報道總是將事情描繪
這些漫畫帶著調侃的意味,雖然其中一些確實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對哈頗博士來說,這從來都不是一種幽默。這些漫畫對他是種深深的侮辱,如果他仍在世,他一定會很開心聽到我現在所說的話,那就是,在他擔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期間,他從來書面也從來口頭向我索取過一分錢。無論是日常的交往還是在家中促膝長談時,我們的話題從來都沒有涉及芝加哥大學的財政問題。
(摘編自約翰·
洛克菲勒《窺見上帝秘密的人》第七章)
【相關鏈接】
約翰·
洛克菲勒(1839
.7-1937
.5
),實業家、慈善家。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億萬富豪和全球首富。創辦了頂尖的芝加哥大學與洛克菲勒大學。其家庭出資建造了聯合國總部大樓、洛克菲勒中心等紐約市地標建筑。洛克菲勒堅信人生要“
盡力地賺錢,盡力地存錢,盡力地捐錢”
。
(摘自維基百科)
(1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
.作者寫作這本自傳只是為了“
重拾記憶的片段”
,并未考慮出版事宜,故而寫的只是那些讓自己“
感到無比開心和滿足”
的一些朋友。
B
.洛克菲勒寫作時,特別考慮讀者的感受,對作者來說,有些回憶雖“
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但也絕不長篇大論,一切以讀者需要為目的。
C
.哈頗博士擔任校長的芝加哥大學輕易就能得到洛克菲勒的捐款,根本不需哈頗當面開口索要,主要就是因為兩個人的社交很好。
D
.從材料敘述的故事中,讀者看到的并不是一個叱咤商海的億萬富豪形象,而是一個平和、坦誠甚至有些絮絮叨叨的古稀老人形象。
E
.億萬富豪和慈善家的洛克菲勒努力踐行“
盡力”“
賺錢,存錢,捐錢”
的信條,這也啟發了讀者創造財富的價值和意義之所在。
(2
)洛克菲勒有哪些動力撰寫自傳《窺見上帝秘密的人》?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
分)
(3
)作者說“
長篇大論會令讀者厭煩”
,但在寫與哈頗博士的交往時卻不厭其詳。請結合材料簡述這樣寫的原因。(6
分)
(4
)材料中,約翰·
洛克菲勒講述的經歷中隱藏著成功的秘密。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他成功原因的認識。(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2
.(1
)DE
(A
.兩個“
只是”
的判斷不準確、不全面;B
.末句“
一切以讀者需要為目的”
錯,絕對化;C
.強加因果,于文無據)(選對一項給2
分,選對兩項給5
分)
(2
)①
適度公開自己的經歷,以澄清一些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事情,化解外界的誤會。
②
洗雪朋友蒙受的深冤,保護逝者的聲譽。③
給公眾堤供第一手的資料,讓他們在充分了解事實的基礎上做出公正判斷。④
作者在“
重拾生命中的一些珍貴記憶”
時,會感到無比開心和滿足。(每點2
分,任答3
點即可)
(3
)哈頗博士是自己和家人的好朋友,回憶與他的交往令人愉快。②
交代自己
極力贊賞哈頗博士學識淵博、才能出眾、魅力非凡,表達作者對他的尊敬之情。(每點2
分)
(4
)①
與最優秀的人交往,與合作伙伴和同事親密無間、患難與共。正如材料中洛克菲勒所說:“
正式他們造就了我商業上的成功。”②
行事謹慎、有分寸,能很好地把握做事的尺度。即使是在把握公開個人隱私方面,他也是小心應對,思慮周全。③
看重友情,能為朋友著想。因而得到了朋友們的幫助,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④
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對于那些做有益、正確事情的人,堅持予以幫助,在幫助別人成功的同時,自己也獲得相應的成功。比如為哈頗博士擔任校長的芝加哥大學捐款時,并不因外界的誤解而放棄,從而使他成了著名的慈善家。(每點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89858.html
相關閱讀:《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