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山
伴隨周汝昌成長的月不是軍閥混戰,就是外寇入侵。生于亂世又為一介村童,周汝昌竟有著與生俱來的強烈求知欲和過目不忘的聰慧。他從小就醉心文學藝術,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獲至寶絕不放過。對得到的任何一本書更是精讀細敲如嘬骨髓,寫讀后感、找錯字……
蠅頭小字將書眉空白處填個嚴嚴實實。
就在他躊躇滿志準備進大學深造時,抗戰爆發了,學業再次擱淺。1947
,他才又經過復試繼續回燕大西語系完成學業。畢業時,他的論文英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著作《文賦》令中外教授舉座皆驚。似《文賦》這等涵蓋廣博且文字艱深的駢體文,即便翻譯成白話文也不易,何況是譯成英文。這正值燕大開辦中文系研究院,周汝
自謙不是書法家的周汝昌,幼少時即醉心歐楷筆法,20
歲后又致力于唐人寫經,深研《蘭亭》后,得右軍真脈,遂平生作書多行草,其“
橫逸飛動、筆筆不茍、使轉敷暢、作草如真”
的周體法書,在眾多書家中以勢明法合意美之筆、英風俊骨之墨神采煥然。他曾多次慨嘆,自己用于研究《蘭亭序》和書法的工夫一點兒不比《紅樓夢》少,研究成果受到啟功、徐邦達、王學仲三大鑒定書家的肯定。
本已在書法、翻譯等領域頗有建樹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
研紅”
道路?原來,周汝昌少時就常聽母親講《紅樓夢》的故事,后來又從母親手里看到古本《石頭記》。然而促其真正步入“
研紅”
之路的一個重要因素,當數
1947
,時在燕京大學讀書的周汝昌收到一直進行《紅樓夢》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來的一函,說他新近看到亞東版《紅樓夢》卷首有胡適之的一篇考證文章,其中有敦誠與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摯友的新論說,他囑周汝昌查證。周汝昌遍查燕大圖書館,終于在敦敏詩集中發現了那首《詠芹詩》。興奮之下,周汝昌將這一發現撰寫成文,并在《天津民國日報》副刊發表?吹轿恼碌暮m之當即復信周汝昌,自此,胡、周書信往來切磋討論《紅樓夢》,成為現代紅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1953
9
月,已在四川大學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個人專著《紅樓夢新證》。這部洋洋灑灑40
萬言的紅學著作,將《紅樓夢》實證研究體系化、專門化,被譽為“
紅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著作”
,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現代紅學史上的地位。自此,周汝昌一路研紅至今已整63
載,出版涉及紅學研究各個層面的專著47
部。
然而,周汝昌是在怎樣一種身體狀況下完成那一部接一部的鴻篇巨著呢?恐怕就鮮有人知了。從青時雙耳就逐漸失聰的他,戴著助聽器還得別人在耳邊高聲吐字,左眼因視網膜脫落1975
就已失明,右眼則需靠兩個高倍放大鏡重疊一起方能看書寫字,所以他已無法將字寫在稿紙的方格內,而是在比一般標準稿紙大一倍的“
稿紙”
背面任意書寫,那似紅棗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圓桌上誕生。沒過幾,手稿上的字已經大過核桃,而且常常串行重疊,只有多做助手的女兒倫玲認得,將其在電腦上敲出存儲。至近3
來,周汝昌右目僅存的那一絲視力也不復存在,盲寫都成困難的他,繼而改成了口述,女兒倫玲一個人忙不過來,獨子建臨提前退休加入進來協助姐姐專事錄音記錄……
一身布衣的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對中華文化、對學術真理,堅守不渝,窮追不棄。“
我喜歡‘
國貨’
,喜歡民族節序風俗。我喜歡民族建筑、民族音樂……
對這些方面,也許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頑不化。不了解這一切,很難理解我為何后來走上了紅學道路,為何又如此地執著癡迷,甘受百般挫辱,而無悔意,也不怨尤。”
周汝昌在其自傳體色彩的著作《天·
地·
人·
我》中這樣寫道。
“
聰明靈秀切吾師,一卷《紅樓》觸百思。此是中華真命脈,神明文哲史兼詩。”
周汝昌作的這首詩,道出了他一生與《紅樓夢》之緣。
(節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
分)
A
.本文通過記述周汝昌的學術生涯,突出了他在學術研究上的輝煌成就,也表現出他精研學問、癡迷紅學的執著追求的精神。
B
.周汝昌對《紅樓夢》情有獨鐘,喜歡“
國貨”
和民族風俗、建筑、音樂等,而有些人因此認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頑不化。
C
.盡管生于亂世,但周汝昌自幼好學,醉心文學藝術,勤于精讀細敲,他日后取得的卓越成就與這種強烈的求知欲不無關系。
D
.周汝昌畢生致力于歐楷筆法、唐人寫經、右軍《蘭亭》,并創立了周體法書,他的很多書法研究成果受到鑒定書家的肯定。
E
.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點,周汝昌在燕大圖書館發現了《詠芹詩》,并撰寫文章發表,支持胡適的說法,受到了胡適的賞識。
(2
)周汝昌在學術研究領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請概括說明。(6
分)
(3
)周汝昌步入“
研紅”
道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請簡要分析。(6
分)
(4
)周汝昌被稱為“
新中國紅學研究第一人”
、當代“
紅學泰斗”
。為什么他能在紅學研究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2
.(25
分)
(1
)答A
給3
分,答C
給2
分,答D
給1
分,答B
、E
不給分。(5
分。多選不給分。D
項“
畢生致力于”
有爭議,由原文第三段可知。B
項“
有些人因此認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頑不化”
不準確。將可能性當作必然性,把自己的主觀推斷當作客觀事實,原文是“
也許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頑不化”
。 E
項“
支持胡適的說法,受到了胡適的賞識”
無中生有,原文第五段沒有這樣說,“
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點”
也不太準確,原文是“
四兄周祜昌囑周汝昌查證”
。)
(2
)①
翻譯方面:把《文賦》《二十四詩品》譯成英文,把《西風頌》以《離騷》文體譯成中文。②
書法方面:創立周體法書,研究成果受鑒定書家的肯定。③
紅學方面:《紅樓夢新證》將《紅樓夢》實證研究體系化、專門化,出版紅學研究專著47
部。(6
分。每點2
分,概括1
分,舉例說明1
分。照抄原文沒有概括的視情況扣1—2
分。若有學生答案概括出“
古典文學或詩詞方面”
,并舉出最后一段的詩來說明,可給1
分。)
(3
)①
母親的影響,常聽母親講《紅樓夢》故事,看到古本《石頭記》;②
胡適的影響。對胡適考證文章的查證讓他興奮,胡適與他書信交往;③
對中華文化的喜愛,《紅樓夢》是中華文明的真命脈。(6
分。每點2
分,意思對即可,注意第四自然段的提示能找到前兩點原因,而第三點要特別關注八、九自然段中周汝昌的自我解說。)
(4
)①
個人的稟賦:與生俱來的強烈求知欲和過目不忘的聰慧。②
他人的幫助:得到了解或研究紅學的母親、兄長及胡適的幫助。③
執著的態度:對紅學研究的專注、癡迷,甘受挫辱,失聰失明卻堅持研究。④
深厚的學識:在書法、詩詞等中華文化上有精深造詣,奠定研究紅學基礎。(8
分,每答出一點給2
分,給滿8
分為止;答案中前面的角度概括沒有答出不扣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答案,若在文本中有依據,也可酌情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96108.html
相關閱讀:《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