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叩擊心靈用心鑒賞-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者:山東聊城市文軒中學 裴珂

程翔先生在《程翔與語文教學》一書中,有一篇專門論述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文章。讀過之后,獲益匪淺。

程先生在文中明確提出閱讀教學目標中,“習慣、積累和了解”屬于基層等級,“體驗、感悟和揣摩”屬于中層等級,“評價、鑒賞和探究”屬于高層等級。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探索引導孩子們走向高層等級,進行“評價、鑒賞和探究”,作為一篇回憶性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所以魯迅把這篇美好的回憶散文,比作一組晨光里綻開的花朵。這么美的文章,定然要反復誦讀、揣摩。于是,針對課文的文體特征和寫作特點,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想象鑒賞、聯想鑒賞和對比鑒賞。

一、想象鑒賞

想象鑒賞就是要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比如第4段是聽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聽故事時“我”是什么樣的心境呢?這么多年過去了,故事仍然牢牢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想象一下:當時的“我”一定是安穩地坐在長媽媽的身邊,在夏夜柔靜的月色下,聽長媽媽講這個讓人害怕的故事,聽到入神處,還總想看墻上而又不敢看墻上,想看墻上有沒有美女出現又擔心真的會有一個美女出現。這樣想象,我們便會明白,為什么作者寫百草園的生活時,要引出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了。因為故事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并給百草園增添了幾許神秘的色彩。“美女蛇”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百草園是我的樂園”中的一“樂”,我們不妨稱其為“樂聞”。

二、聯想鑒賞

聯想是一種過程,聯想閱讀的意義在于擴大文本的時空,活躍讀者的思維。課后題第一大題的第3小題,要求細讀課文,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并給出下面三種說法以供參考: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對于文章的主題,①和②代表了傳統的看法,學生不容易理解。我們可以啟發引導學生聯想一下,聯系現實,在現代教育中,你的老師是什么教育方式?你們對上學、學習持什么樣的態度?你們的學習環境怎么樣?這樣一聯想,拉近了學生與魯迅生活的年代的距離,才能讓學生理解“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這樣沉重的主體?梢,第③更易于接受。

三、對比鑒賞

有比較才有鑒別。對比閱讀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是經常用到的一種方式。課文中就有很多對比: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和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枯燥乏味形成對比,突出強調了作者兒童時代的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及對自然的熱愛;百草園夏天的豐富多彩和百草園冬天的單調無趣形成對比,突出強調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除去同一篇作品的不同細節的對比閱讀,同一個作家的作品之間也可以對比閱讀。我嘗試讓學生用魯迅先生《風箏》中的“我”和“弟弟”,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我”對比,可以感悟到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我”更真實,更有兒童氣,這一點和《風箏》中的“弟弟”有相似之處,同樣愛游戲。也可以感受到作者魯迅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心境下寫文章,寫出的風格也是不一樣的。由此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去理解和把握人物。

以上三種方式的閱讀鑒賞設計,是受程翔先生閱讀教學理念的啟發,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我相信,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所在,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領悟知識、領悟人生、領悟境界,語文教學才能走向學生的心靈,語文課堂也將成為有情感、有意義、有趣味的課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866947.html

相關閱讀: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