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新疆大中專院校組織上百萬學生拾棉花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每年秋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上百萬拾棉花的學生都會成為家長關注的話題,最近兩周,記者從許多學生和家長打來的熱線中發現,城里的孩子并不適應這項勞動實踐,拾棉花在一些學生和家長眼里成了一項“痛苦”的任務,從而出現了各種怪現象:家長幫孩子完成任務、學生交錢買“任務”、施“苦肉計”開病假條等。

于是,為了防止學生逃避勞動,各學校不得不想出各種辦法 “迫使”學生完成“任務”。

規定:完不成任務受罰請假須出具假條

9月18日中午,在烏魯木齊三坪農場一塊棉田里,兵團技師培訓學院五一農場分校汽車工程系一年級新生,17歲的王甫胡亂嚼了兩口饅頭和榨菜,繼續拾棉花,前一天因為只拾了21公斤,不夠35公斤的任務,王甫和另外二十幾個同學被老師留下來,多拾了3個多小時。

不僅如此,學校還要求,家長可以來看學生,但不能下地幫忙,即使學生有輕微身體不適,經校醫檢查無大礙后,也必須站在田間地頭,看其他同學勞動。

據了解,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新疆職業大學等大中專院校都有類似的規定,烏魯木齊職業大學甚至規定,家長只能在周六周日來看望孩子,其他時間不能看望。為了阻止說情的家長,這些學校還規定了每天的任務:30公斤至35公斤不等,如果完不成任務會有相應懲罰。

學校規定,如果不能參加勤工儉學,必須出具醫院的病假條,這個“漏洞”成了學生逃避勞動的借口。

記者了解到,烏魯木齊一家中專院校的學生為了得到病假條,干脆施起“苦肉計”,有些同學有點兒感冒,就故意不吃藥、不加衣,讓病情加重。

學生和家長想盡辦法逃避勞動,校方便千方百計堵住漏洞。今年,勤工儉學之前,很多學校都組織了統一體檢,挑出開具假病假條的學生。學生的請假條必須經校醫、班主任、校長的層層鑒定后才能獲批準。

新疆幼兒師范學校、烏魯木齊職業大學等學校甚至規定,即使請了假不能去田間地頭勞動,也要在校園內做義工,如搬課桌椅、打掃衛生等。如果以上的規定還算手下留情,烏魯木齊職業大學的規定就顯得“苛刻”了:如果不參與社會實踐,或者勞動時間不夠,很可能就拿不到畢業證。

探討:能否不去拾棉花改革“勤工儉學”

拾棉花之所以引起眾多學生和家長的關注,是因為很多人認為,應該淘汰拾棉花這種勤工儉學的方式。

學生認為拾棉花既苦又累,還耽誤學習時間,家長認為拾棉花是學校有意“為難”孩子。記者了解到,首府很多高校已經逐漸淘汰了拾棉花這種勤工儉學方式。新疆財經大學是首府最早開始組織拾棉花的院校,但從2003年起,該學校就不再組織學生拾棉花了。該學校負責人說,團場生活環境較差,學生、家長有強烈的抵觸心理,這種勤工儉學方式很難起到作用。

正因為如此,首府一些院校采取了其他勤工儉學方式,如家教、促銷等,事實證明,這樣的勤工儉學方式學生很喜歡。

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勤工儉學辦公室了解到,今年全疆勤工儉學拾棉花的中學生和大中專學生已經大量減少,很多學校組織的規模也越來越小。

小學生勤工儉學不再拾棉花

往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規定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可適當安排拾棉花勞務活動。但從去年起,自治區教育廳規定,不再安排小學生拾棉花勞務活動,同時強調,不讓小學生拾棉花,并不意味著取消了他們的勤工儉學活動,各地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小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據了解,除對大中專院校的勞動強度和天數沒有作特別規定外,去年8月我區出臺的 《關于加強中小學勤工儉學勞務活動管理的意見》中規定,新疆各中學只能組織學生從事三大類勞務活動:一是教育部門及學校勞動實踐基地的生產活動;二是采摘勞動,含拾甜菜、摘紅花、摘啤酒花、摘西紅柿、摘玉米、摘水果、摘棉花等;三是撿拾勞動,含拾酒瓶、易拉罐、廢舊報紙等。

小學三年級以下 (不含三年級)不安排勤工儉學勞務活動。小學三年級以上勞動時間為每學年7天,中學(含初中、高中)的勞動時間為每學年14天。嚴禁學校不組織勞動實踐活動而直接收費的做法,或讓學生自行回家的做法,嚴禁超強度勞動。同時,將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效果、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情況,記入學生成績冊,作為升學、升級、獎學、助學和評定“三好學生”的依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25338.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