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開發和保護地球表面的自然資源,協調自然與人類的關系。小編準備了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經驗指導,希望你喜歡。
1.進行知識重組、緊抓學科主干知識
地理學科研究的范疇較廣,但地球運動、天氣與氣候、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工農業生產、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地理學主干知識內容,一直是高考的重點。命題者會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分析、加工、提煉,從中抽象出知識的本質,然后輔以新穎的資料、信息,或是從另一側面、換一角度進行命題。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真正牢固地掌握了相關的原理,完全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需要注意的是,二輪復習不是一輪復習的重復,應將這些知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重組為幾個專題。如等值線知識,地圖部分學習了等高線、氣候部分學習了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工業部分有等運費線這些等值線雖然各自表示的地理含義不同,但它們的繪制原理是相同的,它們所具備的特征也是相似的,復習時我們可進行等值線專題復習,總結出等值線的一般規律,然后再用這些規律去解決具體不同的問題,這樣即使在高考中碰到從未見過的新穎等值線,也就不會束手無策了。
2.多分析、繪制圖表,注重能力的提高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試題將會越來越脫離教材,試題將會為考生提供一個全新的情境、全新的素材,要求考生調動頭腦中儲備的知識、根據學習教材而產生的經驗,對新情境和素材進行分析、加工,甚至于還要加上自己的推理,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即對考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將會提高。
由于圖表能夠較好地體現地理學科特色,靈活地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在復習時,要認真對待課本中的每一幅圖,不僅要理解圖中所蘊藏的知識,還要掌握繪圖的原理和讀圖的一般方法。此外,對于教材中的一些結論、規律,如果能夠用圖表進行表述的,不妨將之轉化為圖表的形式,如某日日出時間隨緯度的變化圖、某日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圖等。只有這樣,拿到專門為高考設計的新圖時才會得心應手,解題能力才會逐漸提高。
3.注重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考是一種選拔性考試,為了讓真正高素質的人才脫穎而出,新課標高考必將加強對考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考查,改變過分拘泥于課本的傳統命題和答題方式,命題時會為考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意境,讓考生的思維不過多地受到限制,給考生留下一個相當大的答題和發揮空間。在復習時,要注意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如:某區域有一山丘,請根據這一條件談談如何發展該地區的經濟。由于本題的限制條件較少,思路開闊的同學則可想到從發展旅游、發展林牧業、修建水平梯田、開發水力等方面去考慮。
4.注意關注一般和特殊現象
許多地理的分布都是具有一般規律的,這對于我們快速地掌握大量的知識很有幫助,如掌握了世界氣候分布的一般規律之后,對各大洲的氣候分布基本也就清楚了。但考試時往往會從不符合規律的一些特殊現象入手,如熱帶雨林氣候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但遠離赤道的地方也有幾處熱帶雨林氣候區。我們在復習過程中就要知道這些特殊的地理現象和規律主要分布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特殊現象的出現。反過來看,關注了特殊現象也有利于加深對一般規律的理解。
5.及時總結答題方法、技巧和模式
不少同學都會抱怨,說綜合題難答,常常答不中要點,這是沒有真正掌握答題方法的體現,所以在二輪復習中應加強答案方法的歸納和總結。事實上,許多綜合題的回答都是有模式可以借鑒的,在學習高中地理的原理時,我們常常會以某一地區的情況作為案例,在對這些案例的分析過程,事實上就是建模的過程;高考過程中,雖然不會考到相同的案例,但一般會考到相應的模式。如我們可以總結出:分析傳統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一般應從資源、能源、水源、市場、交通五方面進行,在遇到分析魯爾工業區、東北遼中南工業區等時,都應從這幾點去考慮;而高技術工業區的發展條件則應從科技、交通、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
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逐步總結、積累一些常用結論,會使你少走許多彎路、節約大量寶貴的考試時間,如:某地北極星的高度即等于當地的地理緯度;剛好發生極晝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等于太陽直射緯度的2倍;海洋上等溫線彎曲方向即洋流的流向;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時,則全球陸地等溫線都向北彎曲;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等等。
當然,地理復習并沒有固定的方法和技巧,只要適合自己、能夠幫助自己提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愿同學們及時找到理想的方法,快速地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績。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經驗指導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25365.html
相關閱讀: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