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影響:
人口問題表現 | 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 對策 | |
發展中國家 | 出生率高,自然增長快,少兒人口比重過大等問題 | 對經濟、就業、資源和環境產生巨大壓力 | 實行計劃生育 |
發達國家 | 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加劇 | 勞動力不足、兵員不足、青壯年負擔過重 | 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 |
中國的人口問題及解決途徑:
1、人口老齡化
(1)人口老齡化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齡化狀態,進人老齡化社會。國際上的通?捶ㄊ牵斠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狀態。人口老齡化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其人口再生產已進人現代型。
(2)產生的原因:隨著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生率不斷降低,少年兒童的比重也逐漸下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人口平均壽命延長,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應上升。(關鍵是分析出生率、死亡率為什么都降低。)
(3)產生的問題: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養老的費用增加,社會負擔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難、精神孤單等。
(4)解決措施:鼓勵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鼓勵老有所為。
2、人口增長過快
(1)產生的原因:人口再生產處于過渡型的國家,出生率仍然較高,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長速度過快。(主要分析為什么死亡率下降,也可加人出生率高的原因。)
(2)帶來的問題:可能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壓力,過度開發利用資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態問題;可能造成糧食短缺,醫療衛生、教育、交通、住房、就業條件改善困難等社會經濟問題;甚至造成社會、經濟、環境的惡性循環。(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是相伴發生的,分析時需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
(3)解決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發展社會生產力,轉變生育觀念,促進人口再生產向現代型轉變。(政策強制見效快,但治標不治本,從根本上還是要提高人口素質,發展社會生產力。)
3、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
(1)簡述:出生人口性別比指每出生百名女嬰相對出生的男嬰數,通常值域為102-107之間。2000年我國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出生人口性別比高達116,2005年1%抽樣調查為118.58,個別省份甚至超過130。出生人口性別比已嚴重失調。
(2)危害: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不僅僅是人口問題,而且是關系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影響著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勢必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以及和諧社會建設構成極大威脅。
(3)產生原因: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養老保障機制不健全,生育觀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現象仍然存在,人為的技術干預等。(另外,戰爭可使出生人口性別比變小,重工業發展可使其增高,輕工業發展可使其降低等。)
(4)對策:加強非法性別鑒定的監管;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婦女地位,建立健全養老保障體系;加強宜傳教育,轉變群眾的婚育觀念等。
世界人口圖示優點及示例:
相關高中地理知識點:環境人口容量與人口合理容量
環境人口容量:
1、概念: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定義:
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資源和知識、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因素 | 相關性 | 與環境人口容量的關系 |
資源豐富程度 | 正相關 | 資源越豐富,環境人口容量越大;資源越貧乏,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
科技發展水平 | 正相關 | 科技水平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
經濟發達程度 | 正相關 | 經濟越發達,環境人口容量越大;經濟越落后,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
人口受教育水平 | 正相關 |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
地區開放程度 | 正相關 | 地區開放程度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區越封閉,環境人口容量越小 |
生活消費水平 | 負相關 | 消費水平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消費水平越低,環境人口容量越大 |
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盈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圖示如下:
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義:
(1)對于制定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有著重要意義。
(2)對制定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愈義。
就整個世界來說,一方面國際杜會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另一方面,還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就各國、各地區來說,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應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區域持續發展戰略,既能保持好生態平衡,又能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如中國政府落實的科學發展觀。
環境人口容量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與聯系:
環境人口容量與人口合理容量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表解如下:
估計環境人口容量的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
1、不確定性:
現有資源的不確定性、科技發展水平、地區與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費水平的不斷變化。
2、相對確定性:
在一定歷史階段,由于技術水平、資源基礎相對穩定,生活消費水平變化不大。
我國的環境人口容量我國的環境人口容量最高值16億左右。
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7億~10億。

中國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1/3
中國人均森林是世界人均的13%
中國人均草原是世界人均的32.3%
中國人均水資源是世界人均的1/4
緩解人口與環境矛盾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環境保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27200.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