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這是一個典型星系在不同波長下的圖像。最新研究顯示,宇宙正處于不斷衰減,星系比20億年前產生能量減少一半。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天文學家對20多萬個星系研究之后證實宇宙正處于不斷衰老之中。與20億年前相比,現在星系產生的能量僅是之前的一半,并且一直處于不斷衰減。
這項勘測結果是天文學家使用世界上7個最強大望遠鏡觀測發現的,研究負責人、國際射電天文研究所(ICRAR)西蒙-德里弗(Simon Driver)教授稱,宇宙注定逐漸衰減,就像是一位年齡不斷增大的老年人。我們可以形容現在宇宙的狀況——它已癱在沙發上,身體上蓋著毛毯,打盹即將進入永久的瞌睡狀態。
8月10日發布的這項星系和質量集成(GAMA)研究報告,是迄今最大的多樣化波長研究,研究人員采集了世界上功能最強大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其中包括:近紅外巡天望遠鏡(VIST)、美國宇航局星系演化探測器(GALEX)、廣域紅外探測器(WISE)、歐洲航天局赫歇爾望遠鏡等。
在收集的龐大數據資料中,研究人員計劃繪制現今宇宙產生所有能量的地圖和模型。目前,他們將觀察繪制宇宙能量的歷史變化。
宇宙中的所有能量都產生于大爆炸,其中一些能量都以質量形成鎖定。恒星發光是將其質量轉變成為能量形式釋放,然而這一能量制造過程不斷地衰減。
德里弗教授指出,雖然多數能量形成于大爆炸余波,伴隨著氫和氦元素結合在一起,額外的能量持續被恒星釋放。最新釋放的能量或者在穿過主星系時被灰塵吸收,或者逃逸進入星際空間,直至碰撞其它恒星和行星。
事實上,科學家自上世紀90年代末就知道宇宙開始緩慢衰減,但是這項最新研究是迄今最精確描述這一變化過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28998.html
相關閱讀: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