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始于1776年。建國后的100年間有了迅速發展。19世紀80年代,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獲得很大利益,經濟急劇增長,變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美國具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其勞動生產率、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有較為完善的國民經濟宏觀體制。1997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30 200美元,雄居主要工業國家榜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公司享有完全的自主經營權,國家通過市場向各公司購買所需要的產品。與西歐和日本競爭伙伴相比,美國公司在擴大產業投資、裁減剩余人員及開發新產品上享有更多的靈活性和自主權。
美國科技力量雄厚,特別在計算機、醫藥、航天及武器裝備等領域,其技術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而科技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繁榮,1994~1997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一直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失業率不到6%。
美國工業以技術先進、門類齊全、資源豐富、生產實力雄厚、勞動生產率高而著稱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工業生產取得巨大進展,工業設備能力與生產規模都大大超過世界其他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目前,美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銅、鋁、硫酸、乙烯、汽車、飛機等的產量,以及微電子工業、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制與開發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領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轎車、家用電器、通訊及辦公自動化設備、電子計算機芯片等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則在近年內落到了日本、德國等國后面。
美國工業布局的特點是發展地區集中,分布不平衡。如汽車工業集中在底特律及其周圍五大湖區各州,這里集中有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其汽車產量和銷售額均占全國總數的80%左右。造船業集中在4個地區,最主要的是以波士頓、紐約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海灣地區,第二個是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圣迭戈地區,第三個是墨西哥灣各港口四周地區,第四個是五大湖沿岸地區。鋼鐵工業集中在匹茲堡,此地臨近煤礦和五大湖工業區,容易獲得煤、鐵礦石的供應,背后又緊靠大西洋沿岸的工業區,有利于鋼鐵業的發展。飛機制造及航天業則集中在西雅圖、洛杉磯等西部地區。高技術工業,如電子計算機、光纖通信、激光技術、生物工程等則集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硅谷周圍地區。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工業發展呈現一種不平衡狀態,一方面,傳統工業面臨國際上新興工業國家的劇烈競爭,正呈衰落狀態,被稱之為“夕陽工業”;另一方面,以高技術工業為核心的新興工業部門則呈現出蓬勃向上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整個工業水平下降的趨勢。自70年代中后期以來,美國工業雖面臨來自多方面的挑戰,但其在世界工業中所占的份額一直保持在25%~26%的水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29021.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