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經典文化和低俗的惡搞文化的主題閱讀
【背景鏈接】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網絡爆紅,關于他的涂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在這些對語文課本圖片的再創作里,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托被網友戲稱為杜甫很忙。對于該事件,引起了熱議。反對者有之,這是典型的惡搞,庸俗文化,不尊重歷史人物,不尊重先賢;贊成者有之,這是一種放松和娛樂,沒必要上綱上線。
一、微博的聲音
1、贊成者的聲音
藍囈lucky也認同說:看到這個我笑了很久,以前上課的時候就喜歡給這些書本上的配圖畫畫,不過他們的想像力真是太豐富了,自愧不如呀。
蕎麥地認為,涂鴉杜甫沒有很多惡意,不是為了侮辱杜甫,從中反而可以看到年輕人的創造力和幽默感,對這種創新不應扼殺,而應該呵護和鼓勵。
2.中立者的聲音
love夢語:為了配合現代文化大革命,忙得杜甫慘不忍睹。俺忽然笑不起來了。
楚龍1021:商女不知亡國恨!偶爾娛樂一下可以,切勿盲目跟風,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東西須敬重。
3、反對者的聲音
Miss戰泡泡:這個悲催的杜甫,被弄成這個樣子,有意思嗎?我覺得一點都沒意思,這么侮辱古代大師,現在的人不知道廉恥為何物了嗎?
青春無悔:看了這個啼笑皆非的惡搞,我內心沒有一點為之想笑的成分。相反的,我倒生發起了一絲絲的傷感:我們的民族經典,竟然被惡搞成了這等地步!杜甫很忙,我很受傷!
二、被采訪者的聲音
河南省詩歌協會會長馬新朝:惡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沒有民族底線,不能沒有精神之光。我們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發揚光大。杜甫精神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之光,我們決不允許詆毀杜甫形象。在這里,我以個人觀點,我鄙視那些發杜甫惡搞畫的人!他們失去了道德理念,連最基本的尊敬都沒有,還有什么資格在這里笑?
自由撰稿人苑廣闊認為,惡搞杜甫不如閱讀杜甫。包括閱讀他的詩歌,從他的詩歌里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體會舊體詩歌的韻律之美;也包括閱讀他本人,理解他詩歌里那種憂國憂民情懷的來源,領會詩人思想里那些值得現代人學習的精髓。他認為,在解構主義泛濫的時代,不管是惡搞杜甫還是解構李白,都可以寬容看待。但是我們在惡搞和解構的同時,不能忘記一些更有價值和意義的東西,不能失了對一位偉大人物的基本尊重。
中國教育人博客張如意認為,一些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在于其帶有一個時代的鮮明的烙印,并能歷經歲月的洗禮,得以傳承,說明它自身有著無盡的生命力。它理應得到人們的尊重。作品也好,思想也罷,總有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東西,我們一味的惡搞,是現在人們的智慧,還是我們的悲哀?
京佳(京佳教育創辦者)認為,杜甫需要人們關注,他不朽詩篇中蘊涵的偉大精神才是我們這個時代亟需弘揚的,杜甫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為數不多的為底層老百姓鼓與呼的詩人。如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大庇天下俱歡顏等他的精典詩句都是在為底層老百姓吶喊,他的詩句也最能代表最底層老百姓的心聲。但是這種通過涂鴉來惡搞的方式是不值得提倡和贊揚的。
11.第一則材料有那么多微博的聲音是由什么現象引發的?網友們對這一現象有幾種看法?第二則材料中的被采訪者又有什么共同看法?請用自己的話加以說明。(5分)
12.杜甫的《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石壕吏》這些憂國憂民的詩句曾經讓學生們皺著眉背誦,如今幾幅戲謔調侃的圖片卻備受歡迎。兩相對比,你對這一種現象有什么看法和感受?請用自己的話加以理解分析。(4分)
▲ n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35330.html
相關閱讀:《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