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精巧的結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其主要功能在于搜集來自外界的聲波,把它向中耳和內耳傳遞,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其自身的濾波特性和增大耳壓的功能。外耳對中耳和內耳還具有保護作用。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等部分。中耳的主要功能在于傳遞聲波、增強聲壓,對內耳也具有保護作用。

鼓膜是中耳與外耳的分界。鼓膜略呈橢圓形,是一張富有彈性的半透明的銀灰色薄膜。鼓膜由三層結構組成,厚度只有1/10毫米,就像一張薄紙那么薄,平均面積約70平方毫米。



鼓室也稱中耳腔,是內含空氣的小腔。它的外壁是鼓膜,通過它與外耳根連。內壁連接內耳,有兩個重要窗口,即卵圓窗(前庭窗)和圓窗,窗上均有膜。在鼓室里有3塊聽小骨。它們互相連成一串依次叫槌骨、砧骨和鐙骨,都是由實物(槌子、鐵砧和馬鐙)象形而得名。3塊小骨互為關節,通過韌帶連結在一起,組成聽骨鏈并懸于鼓室之中。聽骨鏈通過杠桿式樣的關節活動將聲波對鼓膜的振動作用傳至內耳。聽小骨體積小、重量輕、3塊加在一起總重不過50毫克,是人體內最小最輕的骨頭。3塊聽小骨中最后的鐙骨連接在卵圓窗的一個極小的薄膜上。

咽鼓管又叫耳咽管,是一條連接鼓室和鼻咽的通道。其主要功能有通氣和保護功能。它可以維持鼓膜兩側氣壓的平衡。咽鼓管閉合時,可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等進入鼓室。另外,管內的粘膜纖毛還可以從中耳腔清除積聚液體、碎屑、異物等。

卵圓窗是內耳的門戶。內耳又叫迷路,由耳蝸、前庭及半規管組成。耳蝸主要起感聲作用,它是由骨質外殼卷曲成蝸牛狀環繞2.5周的3層平行管道結構,長約35毫米。3層管道內充滿淋巴液,分別稱前庭階、鼓階和蝸管,后者夾在前二者當中,由軟組織分隔。前庭階和鼓階各通過開向鼓室的卵窗和圓窗上的股和鼓室分開。蝸管與鼓階間的分隔稱基底膜,上面排列著聲音的感受器──螺旋器,其感受細胞為毛細胞。耳蝸靠近窗的一端稱基部,另一端稱蝸頂。半規管是由3個相互垂直的小環所組成,專司頭部三維空間的平衡感覺。當半規管有毛病時,可能產生眩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83922.html

相關閱讀: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
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慣性的解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