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省綿竹中學 龔志華
真題回放: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準備好,開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檢行囊會發現,有的東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暫時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準備,有的會一直伴隨我們走向遠方……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審題:
山東卷作文材料的關鍵詞是“行囊”。材料提示“行囊”有四種,一是快用到的,二是暫時用不上的,三是想用而未曾準備的,四是一直伴隨我們的。省略號表明還有其他。
稍加思考,我們便知,“行囊”實是比喻,喻指人生路上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可以是物質的,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
現在我們可以將四種行囊的比喻例示如下:
這樣一些比喻的發現,意味著我們抓住了材料的根本,但還沒窮及材料全部。
細讀材料我們會發現,“行囊”還可分為準備好的、翻檢時的、不斷增添的,這一些又比喻什么呢,我們同樣可以例示如下:
回到作文材料提示中,我們發現,“行囊”與旅行、路途聯系在一起,實際上喻指人生路上所需要的各種東西。
了解了這一些比喻,我們就可以進行聯想了,按“人生”“社會”“心靈”三條路線,我們可以有如下感悟:
就“人生”來說,有:
1、人生是需要準備的,顯性的素養(如知識、技能等)如還是隱性的素養(興趣、習慣、態度、意志、特質、責任心等)都要具備;
2、人生行進的過程是需要反思的,有必要梳理與增添。
3、人生是一段又一段歷程,每一段歷程所需東西可能有所不同。
就“社會”來說,有:
1、一個人要胸裝親情、友情和愛情,要擁有夢想與信念,要有家、國抱負;
2、一個集體為了永葆活力,需要揚長補短,需要反思與總結;
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復興的路上同樣需要硬實力與軟實力,同樣需要活性素與創造力。
就“心靈”來說:
1、美好人性光照人生路
2、知識、文化與品質、精神不可或缺等等。
所有這些感悟,必須緊扣“行囊”展開,至于文體,可以是智慧故事,可以是生活體驗,還可以是時事評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260145.html
相關閱讀: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