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朝吃螃蟹成風潮 宋仁宗因被禁食蟹竟恨母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這個星球上,要講哪個國家的老百姓最會吃螃蟹,當然要數咱們中國。咱們中國人以螃蟹為“天下之至味”,諸如“香辣蟹”、“蟹釀橙”、“清蒸河蟹”、“蟹黃湯包”、“蟹粉獅子頭”……都是深受中國人熱愛的美食。尤其到了中秋和重陽這兩大傳統節日,吃蟹賞月,持螯登高,更成了大江南北必不可少的勝景。

  今天我要說的是,這種飲食風尚并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早在宋朝就已經盛行了。

  1.宋仁宗從小愛吃螃蟹

  先說宋朝第一個愛吃螃蟹的大腕:宋仁宗。

  據司馬光敘述,宋仁宗打小就愛吃螃蟹,一頓不吃就饞得發慌,一吃起來就剎不住車。由于他螃蟹吃得太多,太沒有節制,最后吃出毛病來了:頭暈眼花,四肢麻木,咳嗽吐痰,還經常便秘。

  眾所周知,螃蟹是好東西,但是性寒,不宜多吃,吃多了會得“風痰之癥”。什么是風痰之癥?就是宋仁宗那些癥狀。

  那時候宋仁宗還小,還沒有親政,真正掌權的是他名義上的母親劉太后。劉太后見小皇帝吃螃蟹吃壞了身體,當即發下懿旨:“蝦蟹海物不得禁御!”(司馬光《涑水紀聞》)不光螃蟹,連蝦都不讓送到宮里來!

  宋仁宗想讓太監宮女偷偷去外面飯店里買一兩只螃蟹進來,大家都害怕劉太后嚴懲,不敢答應,這下可把宋仁宗給饞壞了。這時候另一個皇太后看不下去了,她就是劉太后的好姐妹、親自撫養宋仁宗長大的楊太后,楊太后說:“太后何苦虐吾兒如此?”劉太后干嗎這么虐待我們家的小寶貝啊?你不讓他吃螃蟹,我讓他吃!于是她“常藏而食之”,經常從秘密渠道弄些螃蟹給宋仁宗吃。

  宋仁宗長大以后,對楊太后很感激,對劉太后卻心懷怨恨。他為什么要怨恨劉太后?一半是因為劉太后垂簾聽政的時間太長,使他只能當一個傀儡;另一半就是因為劉太后管他管得太嚴,不讓他吃螃蟹。

  2.不可一日無蟹的宋朝官員

  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也很愛吃螃蟹。退休之前,他給大兒子歐陽發寫信說:“安徽阜陽(時稱‘潁州’)的豬羊肉確實沒有京城鮮嫩,但是阜陽西湖所產的螃蟹可比京城街市上出售的螃蟹強太多了,而且價錢還很便宜,所以我晚年一定要搬到阜陽去住(參見《歐陽修集》卷153)!

  事實上,歐陽修晚年真的在阜陽西湖岸邊買了地皮,蓋了房子,喝酒吃蟹,悠游終日,過上了讓宋朝另一個大文學家蘇東坡都非常羨慕的神仙生活。

  蘇東坡也是熱愛吃蟹的典型。東坡著有《老饕賦》,描述自己最愛吃的幾種美食:“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杏酪之蒸羔。蛤半熟以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天美,以養吾之老饕!

  “項上之一臠”指的是豬脖子后面那一小塊最嫩的肉,“霜前之兩螯”指的是秋后螃蟹成熟時那兩只蟹螯,“櫻珠之煎蜜”指的是蜜餞櫻桃,“杏酪之蒸羔”指的是蒸羊羔,“蛤半熟以含酒”是醉蛤蜊,“蟹微生而帶糟”自然是指醉蟹。這段賦里提到六道菜,其中兩道都跟螃蟹有關。

  但最愛吃螃蟹的宋朝官員既不是歐陽修,也不是蘇東坡,而是一位名叫錢昆的杭州干部。錢昆是吳越國王錢?的子孫,在宋朝文學史上名氣不大,卻有一句話名垂青史—他考中進士并通過吏部的詮選以后,皇帝問他想去哪個地方當市長,他說:“但得有螃蟹無通判處,則可矣(《咸淳臨安志》卷89)!

  通判近似于現在的副市長,可是又比副市長的權力大得多,市長想發布什么命令,判決什么案件,必須經過通判的簽署才能通過,所以錢昆最想去沒有通判的地市當市長,這樣就不用再受別人的制約了。為什么他又要求任職的地方必須有螃蟹呢?當然是因為他愛吃螃蟹,離開螃蟹就活不下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14958.html

相關閱讀: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