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講究大吃大喝。杜甫的《麗人行》里列敘了一些珍饈,但多系夸張想象之詞。五代顧閎中所繪《韓熙載夜宴圖》中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過八品,四個高足的淺碗,四個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圓球形的東西,有點像外面滾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顏色是鮮紅的,很惹眼,用放大鏡細看,不過是幾個帶蒂的柿子!其余的看不清是什么。蘇東坡是個有名的饞人,但他愛吃的好像只是豬肉。他稱贊“黃州好豬肉”,但還是“富者不解吃,貧者不解煮”。他愛吃豬頭,也不過是煮得稀爛,最后澆一勺杏酪?杏酪想必是酸里吧嘰的,可以解膩。有人“忽出新意”以山羊肉為玉糝羹,他覺得好吃得不得了。這是一種什么東西?大概只是山羊肉加碎米煮成的糊糊罷了。當然,想象起來也不難吃。
宋朝人飲酒和后來有些不同的,是總要有些鮮果干果,如柑、梨、蔗、柿、炒栗子、新銀杏,以及萵苣、“姜油多”之類的菜蔬和瑪瑙餳、澤州餳之類的糖稀!端疂G傳》所謂“鋪下果子按酒”,即指此類東西。
宋朝的面食品類甚多,我們現在叫做主食,宋人卻叫“從食”,面食主要是餅,《水滸傳》里動輒說“回些面來打餅”。餅有門油、菊花、寬焦、側厚、油鍋、新樣滿麻……《東京夢華錄》載武成王廟海州張家、皇建院前鄭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爐。五十幾個爐子一起烙餅,真是好家伙!
遍檢《東京夢華錄》、《都城紀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夢粱錄》、《武林舊事》,都沒有發現宋朝人吃海參、魚翅、燕窩的記載。吃這種滋補性的高蛋白的海味,大概從明朝才開始,這大概和明朝人的縱欲有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3241.html
相關閱讀: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