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墓內的琴樓,樓上方白底黑字寫有“高山流水”四個大字。
他以“出奇兵”的智慧給后世留下“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兵家經典,推演出了排兵布陣的八陣圖,但這些智慧結晶在他去世后卻沒有以任何形式保留下來;坊間相傳他的墓冢有72座,這其中有一座埋著他的兵書以及他發明的木牛流馬模型,史書對于他真正的墓地也是說法不一;他是否有兵書寶典傳世,他究竟葬于何地,9月1日,記者帶著疑問來到漢中勉縣定軍山,探尋被后世稱為忠臣楷模的“臥龍先生”——諸葛亮的武侯墓。
定軍山腳下武侯坪
是諸葛亮當年教兵練武之地
上周六,記者驅車來到三國歷史文化名城勉縣,站在縣城漢江邊向南望去,就能清楚地看到聞名遐邇的三國古戰場——定軍山。
定軍山不像大巴山主脈那樣峰巒高聳,但它有12座連山隆起的秀峰,自西向東綿延十多公里,宛如游龍戲珠,素有“十二連山一顆珠”之美譽。
在當地導游的帶領下,記者爬上了海拔833米的最高處主峰,看到定軍山背面(南側)有一個天然鍋底形的大洼,導游介紹:“這個鍋底形大洼周長有1.5公里, 據稱三國時‘可屯萬兵’,現在俗稱“仰天洼”。夏侯淵曾在此駐軍,諸葛亮也曾在此設中軍帳,現遺留有諸葛井和飲馬池。”走到半山腰,記者看到路邊有一大石,高約3.3米,寬約2米,中開一縫,寬窄不一,導游說這是“擋箭牌”,傳說是諸葛亮遮擋敵箭的遺物。
武侯墓前屹立著兩塊石碑,稍小的一塊是康熙的第十七子果親王胤禮所立,碑身有龍紋輝映,兩塊石碑皆保存完整。
導游告訴記者,這里最著名的當屬定軍山北山腳下的武侯坪,是當年諸葛亮“教兵演武,推演八陣圖”、設督軍壇的故址。諸葛亮造銅弩、鐵戟,五次北伐出兵、退軍都以定軍山為基,在此活動達八年之久。定軍山因此而名貫古今,有“得定軍山則得漢中,得漢中則定天下”之美譽。定軍山之戰也為后來的人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藝術創作源泉,中國第一部電影就是《定軍山》。
推薦文章:亞馬遜森蚺柳州食人魚海怪圖片彩虹圖片
傳言墓中無寶藏
武侯墓千年來從未遭盜
據介紹,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協助,27歲的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感動,愿意出山相助。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屯于勉陽,臨出發前,上書《出師表》。公元234年8月,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軍中,終年54歲。臨終遺命葬漢中定軍山。
隨后,記者慕名來到諸葛亮的墓地——武侯墓。據了解,墓區占地360余畝,山環水抱,古木參天。景區管理人員介紹,武侯墓院內的大殿、拜殿、樂樓等古建筑有54間,其墓冢南北向,頭北腳南,有“北顧中原、南立蜀國”之意。
從外形上看,墓冢為覆斗形,高約6米。墓前有一小亭,號曰“墓亭”,內豎石碑一通,上刻“漢諸葛忠武侯之墓”。墓后有古桂兩株,高大,繁茂,濃蔭如蓋,號曰“護墓雙桂”,雙桂之后有諸葛亮的“寢宮”三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定軍山樓牌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看到在墓冢的頂上竟然長著一棵高大的果樹。據了解,根據中國的文化傳統,人們是不會在墓地的上方種植果樹的,但是這里為何會有一棵自然生長的果樹,不得而知。一同前來的當地人告訴記者,本地有個美好的傳說,說黃果樹是諸葛亮的妻子幻化而成,在丈夫的墓上,為他遮風擋雨,庇護著他。
武侯墓的千年古樹雖然透著仙風道骨,但卻絲毫透不出埋藏了寶藏的痕跡。
武侯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武侯墓千年來從未被盜過。專家普遍認為,諸葛亮為人剛正不阿、智慧超凡,故人們為了尊重他,不愿打擾他安息。但也有說因為諸葛一生頗為清廉,臨終時給后主劉禪的上書中說他只有薄田數畝,以養家中老小,所以不少人認為他的墓沒有什么值得盜的東西。
三國名將亡故后多“身首異處”
諸葛亮葬于勉縣定軍山無爭議
至今為止,三國時期的多員大將葬身地眾說紛紜,許多三國人物的墓地位置都沒有確鑿證據,史學界也尚存不同看法,傳說中不少人物死后“身首異處”,他們的廟祠也不止一處。
致力于研究三國文化的陜西理工學院歷史文化系教授梁中效認為,漢中是諸葛亮戰斗的熱土,是諸葛亮長眠的圣地。諸葛亮27歲出山時,已在《隆中對》中注意到漢中的重要性。在他規劃的“三分藍圖”中,漢中是三分天下的一個重要戰略支點。十年后,37歲的諸葛亮運糧調兵,全力支持劉備爭奪漢中,劉備稱王,鼎立勢成,這是三分天下最終形成的標志性事件,諸葛亮完成了由一介書生走向政治家的歷程;十年之后,47歲的諸葛亮駐兵漢中,出師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是天下三分走向天下一統的標志性事件,諸葛亮完成了由政治家走向軍事家、外交家、思想家的歷程。
推薦文章:車禍現場世界上最大的蛇復活節島石像怪魚
由此看來,諸葛亮一生中最關鍵、最重要、最輝煌的篇章,是在漢中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書寫的;三國歷史由天下大亂到天下三分,再到天下一統的過程中,最動情、最智慧、最悲壯的場面,也是由諸葛亮與劉備等人在漢中完成的。
另外,漢中在全國三國文化史上至少有十個“唯一”:定軍山是三國文化第一山、武侯墓是全國唯一的武侯墓、武侯祠是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勉縣黃沙的制木牛流馬處是全國唯一的制木牛流馬遺跡等。因此,漢中是當之無愧的三國文化圣地。
據勉縣文物旅游局副局長張建鴻介紹,諸葛亮到底葬于何處,歷史上說法甚多,原來有說法叫“兩墓八祠”,但史學界公認的諸葛亮真墓所在地是漢中勉縣的這一處,根據有兩點,一是諸葛亮生前曾有遺囑:“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葬漢中定軍山下,以勵后人,不忘北伐。”二是《三國志》中有記載:“亮死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
前國家領導人李瑞環曾在武侯墓視察時稱,諸葛亮生前在這里活動多年,死后又葬在這里,武侯墓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并建議當地把諸葛亮在這里活動的有關文物、史料和全國評價、贊揚諸葛亮的名人字畫收集起來,供中外游客參觀。文/圖記者張松
兩墓八祠
據悉,現存諸葛亮墓有兩處,一個在陜西勉縣定軍山下,一個在四川成都。傳說全國共有八處武侯祠,分別在湖北襄樊古隆中、河南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重慶奉節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肅禮縣祁山堡武侯祠、陜西岐山五丈原諸葛亮廟和勉縣武侯祠。漢中勉縣的武侯祠始建于蜀漢景耀六年(263年),是全國修建最早的武侯祠,也是唯一由蜀后主劉禪下詔修建的,比成都武侯祠早建41年,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
推薦文章:外來物種入侵瑪雅文化乾隆是雍正的第幾個兒子大腳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42754.html
相關閱讀: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