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歪評三國-諸葛亮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部《三國演義》將諸葛亮神化到極點,集軍事家、政治家等頭銜,名聲蓋過韓信、張良。其實諸葛亮只能算一個“發明家”,因他發明了“饅頭”和“手推車”。軍事家、政治家等徒有虛名也。諸葛亮唯一有戰略眼光的就是《隆中對》所述,但先主駕崩,形勢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他還不及時調整,多次出兵進攻兵強馬壯的魏國。加上他的專制和妒忌人才,加速了蜀國的滅亡。諸葛亮明知荊州要地,關羽一動勢必引起東吳的乘機而動。但他偏偏說服劉備讓關羽主動向魏出擊。致使失了荊州。有人說是借刀殺人,除去一人之下的關羽,為日后自己的大權獨攬打下基礎。劉備東進前,無數大臣都上表勸阻,只有一向主張孫劉聯合的諸葛亮一言不發。又不隨劉備出征,致使遭火燒連營的慘敗。分明是為日后給自己留一手,個人不想與東吳交惡。這點說來是對劉備的不忠。諸葛亮治蜀,不能富國而妄求強兵。荊州已失,夷陵慘敗,已無法實現隆中對所述的“令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苑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的夾攻之勢,卻自不量力,強行六出祁山,對蜀國的國力大大削弱,“經其野民皆菜色”。加之他選的接班人姜維更是拿蜀國的軍隊玩泥沙,致使魏國大軍一到就不堪一擊。劉備死后,諸葛亮專權,排除異己,妒忌人才,以至后來“蜀中無大將”的后果。首先,諸葛亮排擠和他并列的“托孤重臣”李嚴。長期不讓李嚴接近政治中心-成都,使其政治影響力越來越小,最后逐漸被人遺忘。第二,置能洞悉其計謀的馬謖于死地。南征時,馬謖提出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戰略與諸葛亮不謀而合,使到諸葛亮妒忌在心,借街亭之失置馬謖于死地。又可以推卸責任,一舉兩得。第三,獨斷專行,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在出祁山過程中,對魏延提出的,用五千兵出子午谷,偷襲長安的建議不肖一顧。本來魏延久經沙場,提出這個是絕好的建議,想到自己不被重視,當然會有多少怨言。殊不知被諸葛亮當作謀反的把柄,借別人的手殺了他。第四,諸葛亮用人唯嫡系并非唯賢。諸葛亮所親手扶植起來的年輕一代,不外乎繼其執政的蔣琬、費?、姜維。都是他的嫡系。諸葛亮既不是大政治家,也不是大軍事家。但在當時,也許是個比較杰出的人物。諸葛亮的形象演變和關羽很相象,都是作為統治階級宣揚忠臣孝子的工具,被逐漸拔高,最后于《三國演義》中成為智慧的代名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7972.html

相關閱讀: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