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朝英雄:岳飛被害的深層原因與趙構有關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天教宋祚不如唐,保身?冗非汾陽。

祖宗取人作法涼,狄青先已遭猜防。

由來利害策其長,大藩參錯內勢張。

冬青樹小埋雪霜,折沖豈若留忠良。

當年,為了壓制武將,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將全國的正規軍分別劃歸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兵司三衙掌管,但明令規定他們無調兵之權,調兵之權由樞密院掌控。造成有兵的三衙無權調兵、有權調兵的樞密院無兵可調,從根本上消除了武人專權的制度。倘有武將膽敢伸手去握權柄,就堅決以予剪除。這既是制度,也是祖宗家法,代代相承,縱是風雨飄搖的危急關頭也不能例外。靖康之亂以來,政府正規軍的編制基本被打散,國內的軍事武裝大都在戰爭中建立,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都是統軍將領的私人武裝,既不屬三衙統管,樞密院也調動不了,只聽命于主將,比較有代表性的就如 “岳家軍”、“韓家軍”、“劉家軍”等。

趙構迫于大敵當前,承認這些軍隊的合法性,并做了很多表面工作(如提高武將的權力、多賞他們金銀田地等等),收買人心,用以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但這只是一個權宜之計。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說,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趙構的戰爭目的很簡單,以戰求和,通過戰爭乞求偏安一隅。隨著抗戰的深入,武將的權力不斷膨脹,趙構也就越來越坐臥不安。他無法容忍本朝傳統國策發生改變。

在他看來,國內的武將的威脅比金人的威脅更嚴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之所以不惜放棄大批疆土,一退再退,偏安江南,甚至屈膝求和,就是不愿意讓武將的權力在戰爭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但是,不解散“岳家軍”、“韓家軍”這幾支龐大的軍事武裝,趙構無法安睡。故土能不能收復,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能擁有多大的生存空間,有沒有被金人俘獲的危險,能不能平安地茍活下去。就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求和投降路線??只要和議成功,所有的擔心就可以統統歸零。有人推測,趙構之所以不支持、不贊成、不響應北伐,是擔心北伐成功,二圣歸來,自己就當不成皇帝了。這種推測,其實并不成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50398.html

相關閱讀: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