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美俄三國太空對接裝置曝光:一比嚇一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為使航天員和貨物能夠直接通過對接通道實現轉移,蘇聯和美國在1975年共同研制出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裝置。當兩個航天器接近時,三塊導向瓣分別插入對方的導向瓣空隙處。對接框上的鎖緊機構使兩個航天器保持剛性連接。

“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裝置有效克服了“桿-錐”式機構的缺點,這是因為:

對接裝置是異體同構的(也就是“雌雄同體”,又可以做螺桿、又可以做螺母),航天器既可作主動方,也能作被動方,這一點對實施太空救援尤其重要;

對接裝置是沿周邊分布的,所有定向和動力部件都安裝于艙口的四周,從而保證對接裝置的中央成為來往通道空間。

隨著航天器的尺寸和質量不斷增加,蘇聯又研制出可供100噸以上航天器對接使用的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裝置。對接通道直徑增大后,兩個航天器連接剛度也得到提高。航天飛機與“和平”號空間站、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都采用了這種裝置。

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所采用的對接裝置,也是“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裝置。有網友分析稱,中國可能向俄羅斯借鑒了APAS-89對接裝置。這種裝置原本打算用在“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與“和平號”空間站的對接上。

十字形對接裝置是歐洲空間局研制的非密封、無通道的對接裝置,僅用于無人航天器之間的對接。因其撞鎖和連接器呈十字交叉分布而得名。日本的三點式對接裝置則在周邊布置三個抓手與撞鎖,也只適用于無人航天器的對接。

鑒于上述對接裝置結構各異、標準不一,可能對未來的國際太空合作形成阻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國際空間站多邊協調委員會批準了一項太空對接標準,為未來的載人飛船、無人飛船、以及低軌道和深空探測任務飛行器,提供一種通用的對接規范。該委員會成員包括了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輔助的日本文部科學省、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其目標是創建一個標準的接口,讓兩種不同的飛行器在太空中對接,減輕新興國際合作空間任務開發進程中的難度,使得各國之間的太空救援成為可能。

明天凌晨,神舟八號將與天宮一號實現對接,你有機會從電視現場直播的畫面上看到它們的對接裝置。由于采用了“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裝置,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親密接觸的“部位”在構造上是一樣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把這次交會對接稱為太空之吻,確實相當“科學”呀。

所以看了這些資料可以看出我國的對接口技術含量很高,可以和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發現號航天飛機的LIDS口,型號APAS95,是APAS-89的升級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06204.html

相關閱讀: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