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在三國中什么人能被越級提拔?背后是個大學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可以越級關懷,切忌越級管理,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道理。不過,這不意味著也不能越級提拔,在特殊情況下越級提拔反而能顯出奇效。

在曹操、劉備、孫權三大陣營里,曹操的內部管理最規范,人才資源也最豐富,越級提拔的情況相對較少。劉備和孫權陣營人才短缺的情況一直存在,經常越級提拔一些重要干部。

在蜀漢陣營越級提拔的干部里最著名的是魏延和姜維,發現他們這兩匹千里馬的分別是劉備和諸葛亮。魏延是荊州人,大約屬于地方上的強人一類,史書說他“以部曲隨先主入蜀”,可能是率眾投奔的劉備,他打仗很有一套,“數有戰功”,到劉備占領漢中前他已升為牙門將軍,個人進步雖不慢,但放在蜀漢陣營里這個軍職倒不算高,比關羽、張飛等人差得遠,屬于劉備陣營里的二、三流武將。

魏延劇照

劉備打退了曹操,占領了漢中,取得了一次軍事大捷,劉備在漢中稱王,之后將率主力回師成都,在安排由誰來鎮守漢中時,大家都認為應該是張飛,以張飛的資歷、能力和與劉備的交情,都非他莫屬,就連張飛也“以心自許”。誰也沒想到的是,劉備確定的人選居然是魏延,劉備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讓他督漢中,兼任漢中郡太守,對于劉備的這個決定,“一軍盡驚”,這就好比是選了個師長來當兵團司令,有人懷疑,有人吃驚,更多的人心中不服。

劉備也清楚這個情況,他借“大會群臣”之機故意問魏延:“現在委你以重任,你準備怎么辦?”魏延回答說:“如果曹操舉天下之兵而來,我為大王拒之;如果派偏將率十萬之眾而來,我為大王吞之!”劉備說好,大家也都“壯其言”。

劉備破格提拔魏延是一件耐人尋味的事,從各方面情況分析來看,劉備是在培植絕對忠于自己的嫡系勢力,關羽、張飛對劉備的忠誠不容懷疑,但這些與他出生入死、平時以兄弟相稱的部下,劉備用起來并不是完全得心應手,他雖然能夠駕馭,但其他人就難說了。劉備稱漢中王后隨即立自己的兒子劉禪為太子,確定了接班人,劉備提拔魏延就發生在這件事的前后,用意頗為明顯。

諸葛亮總攬蜀漢大權后也在考慮誰來接替他的事業,原來跟隨劉備的那些舊部不大可能進入諸葛亮的視野,因為他們與諸葛亮名義上都是同事關系,很難建立起缺少絕對的忠誠。諸葛亮自己一手提拔的人里多是文官,完成北伐大業、復興漢室的計劃他們能力不夠。在這個時候諸葛亮遇到了姜維。

姜維是涼州人,與劉備沒有任何關系,他喜歡鄭玄的經學,又“敏于軍事”,很有膽略,他原來是曹魏治下天水郡的基層官吏,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投降,諸葛亮認為他“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諸葛亮當時比較器重李邵、馬良等人,諸葛亮認為姜維是“涼州上士”,李邵、馬良都比不上姜維。諸葛亮直接提拔姜維為丞相府倉曹掾,并任命他為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這一年姜維才27歲。諸葛亮在給別人的信中對姜維多有夸贊,栽培的意思很明顯,不久之后不到30歲的姜維便升任中監軍、征西大將軍。諸葛亮死后,姜維任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成為諸葛亮北伐事業的繼承者,那一年姜維也不過32歲。

孫權更善于破格使用干部,他大膽使用軍職較低的周瑜、魯肅為統帥,在赤壁之戰及之后與劉備爭奪荊州的斗爭中建立奇功,他對于呂蒙、陸遜等的人提拔更是出乎意料,而事后證明都讓他看準了,呂蒙、陸遜后來成為一代名將。

魯肅去逝后,孫權想選一個前方統帥接替魯肅,他可選的老將很多,像程普、黃蓋、韓當、朱治等人,還有周泰、甘寧、蔣欽等屢立戰功、資歷和威望都很高的部將,但孫權最終選擇了呂蒙,呂蒙雖然資歷差一些,但考慮問題周全,沉勇有大略,而且虛心向學。呂蒙上任后,果然不負眾望,一上任就導演了“白衣渡江”的好戲,一舉摧毀了關羽集團,解除了孫吳眼前的最大威脅,重新奪回了荊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21652.html

相關閱讀: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