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岳飛為違抗皇命堅持北伐?岳飛違抗皇命有何底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岳飛是忠臣,他“收復失地”的追求也非常偉大,但他的追求與皇帝的意愿背道而馳,其結果只能是個人命運成為悲劇。有人說,岳飛不會察言觀色,不會看領導臉色,沒有政治頭腦,才導致被害死。實際上這種解讀太簡單粗暴,岳飛絕不是不知道領導想什么,相反,他一清二楚。我們從岳飛的奮斗史可以輕易地發現,岳飛看人相當準,他對人的判斷力非常精確。比如說,岳飛在從軍期間跳過很多次槽,他能敏感地判斷他的上司到底想要什么。開始他,聽說河北安撫使張所到處招攬英雄抗金,便毅然跑去投奔,后來張所作為主戰派被打壓、被貶官,王彥成了岳飛的上司。岳飛一眼便看出王彥膽小,在他手底下成不了大事,于是當機立斷,擅離職守,帶著自己的兵馬,私自跑到開封,投奔另一個主戰派宗澤。

  那時宗澤已近70歲,不久后就死了。岳飛的上司變成了杜充。岳飛很快又發現,這杜充是個怕死鬼,沒有追求,于是又當機立斷想方設法,和皇帝宋高宗取得聯系。后來事實證明,這個杜充果然不靠譜,投降金國了。所以,岳飛在識人上非常有能力,就因為他看人準,知道領導是什么心思,才跳了好幾次槽,而其目的就是為了找尋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共事。岳飛這么聰明,宋高宗那點兒自私自利的小心思他肯定全知道。但這種小心思與他的追求相背離??他追求的是收復失地,讓整個漢民族擺脫“靖康之恥”,而不是讓某一個帝王享樂。這種大追求與帝王的小追求“南轅北轍”,而岳飛則選擇了在高宗面前揣著明白裝糊涂。

  宋高宗不止一次找借口阻止他北伐,借口無非是糧草不夠、兵力不足、時機不成熟等原因。其實誰都看出來了,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皇帝只是遞個話兒、表個態,那意思是??我不想讓你北伐,別去了!結果岳飛視而不見,把那些困難一一克服了??糧草和兵力不需要您擔心,您就放心地等著我們勝利的消息吧!宋高宗當然知道岳飛有這本事,但他不敢讓岳飛出兵??他害怕岳飛救回兩帝!于是,便找了個借口硬是將岳飛攔了下來。結果沒想到,1140年5月,金國撕毀合約主動殺了過來。

  這下岳飛倒是有了用武之地。這次自衛反擊戰他率領岳家軍一口氣殺到了開封。也正是在此時,高宗的十二道金牌連連下達,讓他撤兵。岳飛之死,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追求和皇帝根本就不在一條道兒上。岳飛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但他為了自己的政治追求,沒有讓步,最后慘死在皇帝手里。這種解讀,相對于小說里過分臉譜化的形象,更接近歷史真實。而這種選擇其實也是岳飛的命運使然??不管在位的是高宗,抑或是徽宗,他都會選擇忠于自己的理想。前期連續地跳槽、后期不斷地邀戰,都是此類忠誠的對應。也恰恰是這種忠誠,導致了一代英雄的千古奇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23231.html

相關閱讀: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