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龐統之死源自諸葛亮的嫉妒-龐統是怎么死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龐統之死真的是源自諸葛亮的嫉妒?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于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時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后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諸葛亮和龐統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并稱為一“龍”一“鳳”。大隱士司馬徽曾夸贊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憐這個有“安天下”大才的聰明人,死的太早了。算算,龐統在《三國演義》中就出現了三次,能讓人記得的也就是連環記了。

  還是水鏡先生說得對啊,“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钡靡蝗司涂梢粤,得兩個是不行的。而劉備得兩個,所以是不行的,所以就必須死掉一個,孔明不能死,那么,就只有讓士元死了。

  可這死卻讓人覺得那么的不情愿,似乎有很多的機會可以不死,但為什么最終還是死了?難道真的如孔明說的,吾前者算今年罡星在西方,不利于軍師?或是應了劉備的夢境,“此行莫非不佳”?還是地名落鳳坡起了作用?

影視劇中的龐統形象

  要我說都不是,龐統的死是必然的;剡^頭來看,為什么水鏡先生只說得一人可安天下,這樣有才能的人難道不是越多越好嗎?當然不是!易中天先生曾經分析過為什么諸葛亮會選擇劉備,除了在劉備這里發展空間大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劉備沒有人給他出謀劃策!諸葛亮去了是去吃獨食的。表面上看,諸葛亮到劉備那里之后就一直在給劉備招賢納士,但實際上他招來的都只是平庸之輩,沒有人能撼動他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確切的說也沒有人敢撼動他的地位。然而,這種平衡隨著龐統的到來被打破。

  龐統要與諸葛亮一決高低。所以,龐統跟隨劉備去了西川。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立功把諸葛亮比下去(引《三國演義》: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統獨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就是這句話害了他自己的性命。

  其實從龐統笑諸葛亮來吊孝是為了欺負江東無人起,就注定了他以后的結局。雖然之后龐統來到劉備帳下,但是他的到來使諸葛亮的獨必須分出一半。如果真的這樣一直延續下去,那么,諸葛亮的命運就不知會怎么樣了。不過,諸葛亮占有一個先到一步的優勢,所以,取西川的功勞就給士元吧。

  真的給龐統了嗎?未必。龐統為立功以確立自己的位置,就難免會急功近利,這都在諸葛亮的預料中,故兒特意寫信給劉備,阻止其出兵,使得龐統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笔獠恢,孔明阻的不是主公進西川,而是你自己進西川從而分走的那杯羹啊。

  于是,在落鳳坡旁,龐統死于張任的箭下?酌饕廊煌纯,可這哭是真的么?怕只有他自己知道。龐統啥活沒干就死了,就只有孔明上場了,定計捉張任!由此,孔明在劉備集團的地位再無人可動搖。

  諸葛亮真聰明。

  可惜了龐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8327.html

相關閱讀: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