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哲宗趙煦簡介 少有大志,北宋最短命的皇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宋哲宗趙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傭,曾被封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時立他為太子,元豐八年,神宗死,趙煦登基為皇帝,是為宋哲宗,改元“元?”。在位15年,享年24歲。謚號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鞏縣的永泰陵。

  人物簡介

  宋哲宗趙煦生于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陰歷十二月初七(陽歷1077年1月4日),9歲時哲宗登基,由高太后執政。高太后執政后,任用頑固派大官司馬光為宰相。司馬光一上臺,就把神宗時的“王安石變法”(熙寧變法)全部廢止。宋哲宗對于司馬光與高太后的執政與壓制感到不滿。到了元?八年(公元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親政。哲宗親政后表明紹述,追貶司馬光,并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黨人于嶺南(今廣西、廣東一帶),接著重用革新派如章?、曾布等,恢復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減輕農民負擔,使國勢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紹圣”,并停止與西夏談判,多次出兵討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陰歷一月十二日(陽歷1100年1月23日)病逝于汴梁(今河南開封)。

  哲宗是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

  但是,由于在新黨與舊黨之間的黨爭不但沒有獲得解決,反而在宋哲宗當政期間激化,種下了北宋滅亡的遠因。宋哲宗的悲劇,在于他的理想與他的實際能力距離太大,他更多地像一個紙上談兵的人物,理論上有許多想法,但在實際運用上卻缺少變通和從權的能力,難以處理諸種復雜矛盾和關系。

  宣仁高太后對宋哲宗從策立之初,到臨終囑托,都可以說是相當盡心盡責,努力愛護和教育著這個小皇帝。但哲宗卻因這種過分周到的呵護而感到窒息和束縛,所以高太后一死,宋哲宗便要急不可待地改弦易轍,去實行他所崇敬的父皇宋神宗的變法之政策。宋哲宗雖仰慕其父的敢作敢為,卻比其父的經驗和素質都要差,結果急功近利,適得其反。其事業心和實績,其理想和現實能力,真的反差太大,陷入悲劇而不能自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58383.html

相關閱讀: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