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他的蒙古軍團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馬鞭所指,鐵蹄所至,無不望風喪膽。他一直瞧不起不會騎射且身板柔弱的漢人,也從未把南宋當回事。在其剛起兵時,他一直視金人為其最強勁的對手,只是金兵讓他失望了,中原一百年的驕奢生活早已消磨了女真人的勇武之風。后成吉思汗占領金朝中都,金人只得向其納貢稱臣。隨后的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也未遇對手,只是在征服西夏時的靈州大戰中才遭遇西夏主力像樣的抵抗。
歷史往往喜歡開玩笑。直至成吉思汗死時,他做夢也想不到,他最輕視的漢人會是蒙古征服史中最強勁的對手、最難啃的骨頭。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窩闊臺大汗根據他臨死前的戰略部署,毫不費力地滅了金。時為1234年。第二年,窩闊臺發動了第二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同時,他還分兵兩路進攻南宋,東路主攻襄樊,江淮,西路主攻四川。
蒙古軍遭到了宋軍的頑強抵抗,直到第二年西、東兩路軍才分別攻占了陽平關和襄陽這兩處戰略要地。蒙古軍開始在湖北沿江集結,準備橫渡長江,南宋派大將孟珙去救援。孟珙很快連破蒙古24寨,取得了江陵大捷,阻止了蒙古軍南渡,一舉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此后幾年,宋軍在孟珙率領下與蒙古軍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雙方難分高下。至1239年,大將杜杲在廬州(今合肥)大敗蒙古東路軍主力,蒙古東路軍傷亡慘重,被迫撤退。而孟珙則轉入反攻,連敗蒙古軍隊,收復襄樊諸郡和信陽,基本解除了蒙古大軍在東路對南宋的威脅。1240年初,神勇的孟珙又大敗西路蒙古軍,取得大埡寨大捷,并收復夔州。兩路圍攻南宋的蒙古軍隊全面受挫,1241年,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西路蒙古軍隊從四川撤離。至此,長達六年的蒙宋戰爭,以蒙古的失敗而告終,這也是蒙古征服史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1241年,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后,其子貴由繼承了汗位,但兩年也死了。在此期間,蒙古軍曾進犯過四川,但被南宋大將余階擊敗。1251年,拖雷的兒子蒙哥登上蒙古大汗之位,發動了針對西亞和中亞的第三次西征,同時大舉進攻南宋。為避開長江天塹,采取了迂回包圍戰術。忽必烈率10萬大軍長途奔襲滅了大理國,俘獲大理國末代君主段興智。此時,南宋已陷入蒙古的軍事大包圍中。不幸的是,南宋抗蒙名將孟珙、杜杲此前相繼病逝。
于是,第二次蒙宋戰爭開始了。蒙古大軍共分三路,中路軍由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南下四川,直撲重慶,南路軍從云南出發,經廣西,直撲長沙,北路軍由忽必烈率領,直撲鄂州(今武漢),三路軍計劃在鄂州會師,然后順江東進,直取臨安,企圖一舉滅亡南宋。
由大汗蒙哥率領的中路軍一舉攻克了成都,此后宋軍節節敗退,四川大部失守。蒙軍順嘉陵江南下,但在合州遇到了守將王堅的頑強抵抗。此后,雙方在合州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相持了幾個月,蒙古軍一直不能前進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親自率兵攻城,被石炮擊中,當晚死在營中,中路軍士氣低落,只得撤退。
忽必烈率領的北路軍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必烈又急于回國搶奪汗位,正好南宋權臣賈似道背著朝廷前來議和,正中忽必烈下懷。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軍全部撤退,第二次蒙宋戰爭以蒙古大汗蒙哥戰死,三路大軍無功而返告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58385.html
相關閱讀: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