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中興的原因有哪些?為什么會出現武丁中興
武丁盛世又稱武丁中興,盤庚侄子武丁執政時,殷商國勢達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復興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來傅說等輔佐下,國勢強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舉,衣食樸素,推進了商朝最鼎盛的時期。武丁在位時期,滅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荊襄,擴疆數千里。故史書將武丁統治的59年間(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稱為“武丁中興”。
任用賢德
武丁少年時,父王小乙便把他下放到民間,與普通民眾們一起勞作,武丁不僅鍛煉了自己,還訪得了一批人才為己所用。象賢人甘盤,尊之為師;罪犯傅說,舉以為相。武丁就在上述兩位人才,還有祖己等大臣的輔佐下,開創了“天下咸歡,商道復興”的大局面。這些都是先秦文獻中提到的,甲骨文中并沒有記載,包括什么武丁夜夢傅說、初即位三年不言、放逐王子孝己等等。
賞賜功臣
對新的領土,或直接封給征伐的大將等,象雀就被封為“雀侯”;或封當地臣服的氏族方國首領為侯伯,象犬侯、祝伯等。甲骨文中被封的侯有五十余個,伯有近四十個,這一方面也可說明,被商征服的氏族方國何其多了。此外,臣服于商的氏族方國,對王朝不僅有貢納義務,還經常奉命征伐,象倉侯虎曾奉王命伐免方,侯告也奉王命伐夷方等。
聯姻
甲骨文中常能見到商王族與氏族、方國聯姻的事。一般是商先通過征伐使之臣服,然后再聯姻,或娶諸侯之女為妃,或將王室之女嫁于侯伯等。這對鞏固商與諸侯的關系,加強國家一統的力度,還是頗有效的?v觀中外歷史,聯姻都是國與國聯絡的一種重要手段,5000年來樂此不疲。
開疆拓土
武丁在位期間,不斷向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既匈奴)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對方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甚至達五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據殷墟卜辭記載,武丁的配偶婦好還親自率兵征伐羌方。作為武丁的妃子,婦好并沒有呆在豪華王宮里,享受錦衣玉食,而是經常率兵東征西討、南征北戰。除了“伐羌”之外,卜辭中還有許多“獲羌”?“用羌”的記載?即抓獲了羌人的俘虜并用作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
武丁向四方連年用兵?征服了周圍的許多小方國。這些征伐戰爭,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钡膹V大疆域,奠定了基礎。同時武丁征伐成功后,也任用方國的首領為將,比如武丁早年征伐西北的?國,征伐成功后,清除叛商勢力,任命?國首領為將領,?國也成為商王朝西北的重要支柱。
面對環伺四周的強敵,武丁不畏艱險,迎難而上,以硬碰硬,以強對強,四處征伐中建立了偉業。最大的對手來自北方,這應該是冷兵器時代,吾華夏亙古不變之鐵律了。當時,商王畿北的土方和西北的工口(應是上下結構,打不出來,只好如此,下同)方,最為強勁,對商的威脅也最大,多次侵入商王畿。他們是兩個較大的游牧部落,活動區域大致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內蒙古西南部和太行山以西一帶。
一個更要特別提到就是周。武丁沒有想到,這個被其討伐征服、當時還登不上歷史舞臺的氏族,后來竟一舉推翻了他的后人的統治,奪了商的天下。
武丁之四方征伐,極大地拓展了商的疆域,北到河套、南達江淮、西抵周境,東至山東半島東北部,都在他的戰車之下。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疆域廣大的世界強國了,說是僅有的兩三個超級帝國之一也不為過。
武丁大征服,自然離不開能征慣戰的將領。其實,武丁本人就是一個出色的統帥,常親自帶兵作戰。他手下將星璀璨,主要是禽、望乘,還有雀、亙等等。
筑城
在征服的地方建筑城邑,后可能再武裝殖民,甲骨文中就常有“在麓北東作邑于之”此類的記載。這對統治新的疆域應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了,代商而起的周,也是這么做的。當時,商四周的氏族方國不少還處于原始落后的游牧生活階段,武丁們此舉,實際上也算是在這些地區播撒文明的種子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59115.html
相關閱讀: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
太甲
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