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用前說、辨析嚴謹 學術研究工作要大量借鑒前人的成果。一部學術專著稱引前人成果的多寡,以及引用哪些成果等等,既可反映該書作者對學術動態在廣、深、新等幾個方面的了解程度,又可反映作者是否嚴格遵循學術規范,因此是衡量該書學術水準的一個重要指標。宋鎮豪研究員精研甲骨學與殷商史多年,著有《夏商社會生活史》,主編有《甲骨學論著目》,熟悉國內外甲骨學、殷商史、先秦史與考古學者的研究成果,故能在其新著中稱引或辨析。值得說明的是,宋著對國外學者,如日本的林巳奈夫、岡村秀典等人的學術觀點,亦多次提及! W如積薪,后來居上。宋著發明頗多(亦匯集他本人從前部分研究成果),引用前人成果并非搬用成說,或為說明事實而作辨析。試舉一例說明。第642至645頁“玄鳥生商”一部分,認為把甲骨文“高祖王亥”(“亥”字從“隹”)視為商人崇拜玄鳥圖騰證據的看法,“其實很難說”。因為在“玄鳥生商”的傳說中,很難看到圖騰崇拜的四大特征。又如第567頁否定將甲骨文從人從彡之字釋為“尿”的舊說,改釋“ ”,認為可能指氣候失調造成的渾身難受魘夢發汗。又第641至642頁,否定甲骨文中東母、西母為司日月之神說與司太陽出入之神說,而提出東母可能是生命之神,西母為死亡之神,祭祀他們為求子孫繁旺。這些對舊說的修正,都很富啟發性! 【C上所述,《風俗通史·夏商卷》是一部結構完整、資料豐富、內容詳實、論證有據、態度嚴謹的學術著作,亦是研究先秦風俗史的一部力作,對中國上古史、先秦考古學、民俗學學者有較高價值。該書在綜合利用古文字、考古資料、傳統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且以史料為依據立論,不存先入之見,成功展示了夏商時代的風俗與時代特征。相信它的出版會促進先秦風俗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書中對某些甲骨文資料的解釋,學術界還存在不同看法,讀者可見仁見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2154.html
相關閱讀: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太甲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
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