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盤庚以降,商族貴族離心離德已日漸難制,商帝的祭祠、行政、軍事難以展布,因而到帝祖甲時,廢除貴族公議,形成君主集權,加大王族勢力。但受商代以氏族為社會基本組織單元的社會現實的影響,貴族的勢力仍難以抑制。這些貴族都有商帝亦難以拔除的基本勢力,因而商帝勢力強的時可以壓服,一旦商帝勢力稍弱,貴族便各自為政,烏煙瘴氣。因此,自帝武丁以后,商王朝“圣賢之君六七作”,大部分時間商帝是強勢力的。
商王朝中央已對周邊的諸侯方面失去控御能力。諸侯方伯時附時叛,時時騷擾、襲擊,尤其是東夷,竟多次涂入王畿擄掠。東夷原本商王朝盟友,后來雖然發生過齟齬,但不影響大局。但自武功赫赫的帝武丁懲滅坐大的方伯大彭、豕韋后,東夷再無人可制。雖武丁一朝服貼,但給后世商帝留下隱患。帝武丁可謂為一時之忿而自毀長城,因此,六七帝而東南不寧。自帝武丁迄帝辛,對東夷用兵就未停過。而在西邊,周人自帝武乙時已漸孳大。至帝文丁,周季歷繼續驕橫征伐,被帝文丁所殺、至帝辛時,周侯昌變本加厲,已成西方大患。
整個商族,由于數百年的興盛,商族好酒之風甚盛,自商帝、王公大臣以至庶民酗酒成風,疲態盡顯,奢侈享受、貪生怕死,自私短視,“朋家作仇,脅權相滅”,一派衰落腐朽的模樣,而且以至于“一國失日”。這就是帝辛繼位后的局面,一個內部四分五裂、外部群強環伺的老大帝國,帝辛再英明,亦未能起死回生。
當時,帝祖甲的禮制改革已逐步取得了正統地位,嫡長繼承制的王位傳承已取代兄終弟及而成為主流。因此,微子啟雖然是帝乙的長子,并與帝辛是一母所生,但因為其母生微子時地位尚低,故微子為庶出。而其母被封為王后以后,生下了辛,所以其為嫡出。帝辛的即位,對微子啟的打擊非常大。微子啟素有賢名,其朋黨也非常多,幾乎與帝辛成抗衡之勢。故而終帝辛一世,微子一派始終是最堅決的反對派,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在帝辛的強力打壓下,鋌而走險,通敵賣國,與周人勾搭而奸,不惜一切代價地顛覆帝辛政權。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牛,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王族中的箕子、比干亦是禮制改革的堅決反對者。因為按兄終弟及制,他們都是有機會登上王位的。而拜嫡長繼承制之賜,則徹底沒了希望。這些心懷怨恨的王族大臣,在對待禮制改革上,是與微子一派同仇敵愾的。雖然他們的目的未必盡然相同,但制掣肘、削弱、打擊帝辛方面卻是一拍即合。這些王族勛貴與微子一派或分或合,雖不象微子一派那樣喪心病狂,通敵賣國,但卻是帝辛實實在在的反對派。帝辛雖名義上是王族的最高代表,實際上在王族得到的支持是十分有限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2627.html
相關閱讀: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太甲
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