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蒸年糕、蒸餃子就聽多了,萬萬沒想過,古代還有蒸人這種酷刑,稱之為蒸刑。
蒸刑在我國很早之前都有。據歷史記載,周的始祖西伯被囚禁于?里的時候,西伯的兒子伯邑考在殷都作人質,為紂王當車夫。紂王把伯邑考放在大鍋里“蒸為羹”,賜給西伯。西伯不知是人肉羹,就把它吃了。紂王得意地對別人說:“誰說西伯是圣人?他吃了自己兒子的肉羹還不知道呢!”這是古代蒸人的最早的事例。
蒸人的大鍋古時叫做鼎或鑊。都是用銅或鐵鑄成的,不同的是鼎有三只足,鑊無足!痘茨献?說山訓》篇有“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之語,高銹注:“有足曰鼎,無足曰鑊。”顏師古也說:“鼎大而無足曰鑊。”因為烹人要用鼎或鑊,所以,古時就把這種酷刑叫做鑊烹、鼎鑊或湯鑊。如《漢書?刑法志》說“陵夷至于戰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顛、抽肋、鑊亨(烹)之刑”,《舊唐書?魏元忠傳》說:“既誅賊謝天下,雖死鼎鑊所甘心”,《史記?廉頗藺相如傳》說“臣令人持璧歸,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請就湯鑊”。
春秋時,周室衰微,諸侯混戰,法制沒有規定,那時的國君將人處死,常采用蒸的方法。周夷王在位時,齊哀公因紀侯在周室進讒言,而被周夷王用大鼎蒸死。公元前五四七年,宋國太子痤被成公囚禁,自縊而死,后來成公知道太子是無罪的,非常懊悔,就烹殺撥弄是非的寺人伊戾。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國的白公逃到山中自縊而死,白公的學生微子抓住了石乞,問他白公死的地方,石乞無論如何也不肯說,微子就把石乞烹死。晉公子重耳流亡到鄭國時,鄭國有個叫被瞻(有的書作叔瞻)的臣子勸鄭文公殺掉重耳,鄭文公沒有聽從。后來重耳歸國即位,就是晉文公,他率軍攻打鄭國,指名要被瞻這個人,以報昔日之仇。被瞻向鄭文公請求把自己交出去,來解救國家的危急,鄭文公說:“這樣做,我的罪過就太大了!北徽皭偅骸八懒宋乙粋,可以保全社稷,臣甘心情愿!庇谑牵嵨墓扇税驯徽八偷綍x國軍營中。晉文公命令準備好大鼎,要烹被瞻,被瞻用兩口手按著鼎的銅耳,不肯進去,大聲叫道:“晉軍將士們,都聽我說,當今世界上再沒有像我被瞻這樣的忠實于國君的人了?墒牵矣谧约旱膰,只能落個挨烹的下場啊!”晉文公聽了他的叫喊,被他的忠誠和勇敢所感動,就改變了主意,向被瞻道歉,并宣布撤軍,同時把被瞻送回鄭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4093.html
相關閱讀: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
太甲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