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慶歷新政的起因:西夏崛起使得宋朝壓力日益加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寶元元年(1038年),黨項族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銀川),與宋朝的外交關系正式破裂。次年,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北宋邊境,于三川口大敗宋兵(三川口之戰),集兵于延州城下,準備攻城。消息傳至京師,朝野震驚。康定二年(1041年),元昊進兵渭州(今甘肅平涼),韓琦派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擊,于好水川遇伏被圍,任福等十六名將領陣亡,折兵萬余(好水川之戰)。慶歷二年(1042年)閏九月,元昊分兵兩路,再次大舉攻宋。進抵定川寨,宋夏會戰,宋軍大敗,葛懷敏與部將等16人戰死,喪師9400余人(定川寨之戰)。元昊獲勝后,揮師南下,進逼潘原,關中震動。澶淵之盟后一直相安無事的契丹也于1042年遣使求關南之地,并且“聚兵幽燕,聲言南下” 。最終宋仁宗遣富弼為使,“歲增銀、絹各十萬匹、兩” 才得以解決。

  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震動了宋廷,根據推論三,多年沉悶的政治空氣開始變得活躍起來。歐陽修上書要求改革吏治,尹洙在上書中指出“因循不改,弊壞日甚”。宋仁宗在改革呼聲的推動下,“遂欲更天下弊事”。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總算開始行動了。

  仁宗慶歷年間,農民起義和兵變在各地相繼爆發,正如歐陽修所說 “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強于一伙”。

  范仲淹的改革是在北宋初的小康局面已經逆轉惡化的時期中產生的。其時, 冗官、冗兵、冗費嚴重, 貧弱局面已經形成,統治危機日趨惡化。仁宗即位元年,土地兼并現象更加嚴重,農民大量逃亡, 階級矛盾尖銳, 農民起義不斷爆發,“一年多如一年, 一伙強如一伙”。 甚至京畿開封府所屬各縣, 也有盜寇出沒。當時, 已有一些官員感到危機的嚴重, 富弼就曾說: “ 自此以往, 只憂轉熾, 若不早為提備, 事未可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1586.html

相關閱讀: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