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解暑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俗話說:“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溫升高熱炎炎”,這段時間民間習慣叫數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那么中國古代的人們是怎樣度過炎炎夏日,他們有什么解暑高招? “冰棍”、“冰激凌”、“刨冰” 唐代人們就已經會制作并公開出售“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鹽以降低冰的融點,再將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過一會兒,就凍成了冰棍! ”彼芜能吃上各式各樣的冷飲,并且已有了刨冰。南宋市集上的冷飲更加琳瑯滿目,夜市的冷飲鋪甚至要賣到三更時分才打烊! ≡13世紀,蒙古王公貴族享用的“奶冰”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冰激凌的雛形。 明清冰鎮飲食充斥尋常巷陌,盛夏時節有很多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售賣“涼水”! 1976年,秦雍城遺址考古曾發現春秋時一座冰窖,其藏冰量達190多立方米。朝廷中有專門的官吏負責每年寒冬時鑿取冰塊進行儲存! ∷未c冷飲的繁榮相伴,一種比較原始的“冰箱”也在宋朝出現,叫做“冰鑒”。是一種雙層的木桶,下面有基座,上面有蓋,中間有夾層,把冰塊放到夾層里,蓋上蓋子,好長時間都不會融化! “空調” 明清夏天,有錢人家會買來冰塊或者白雪,拿出來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這制冷的效果絲毫不亞于今天的空調。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 ∮绣X人會用“人工風扇”,即在一個軸上裝上扇葉,軸心上拴有繩索,仆人手搖軸心上的繩索,扇葉被帶動旋轉則可產生涼風。更高級的是用水力帶動的“空調扇”! ∷烧、石床 古人很早就知道采用瓷枕、石床解暑。瓷枕的枕面長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透風,四周能透氣,加之瓷器表面有一層冰涼的釉面,是古人夏季首選的寢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1591.html
相關閱讀: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