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三十一年(1294)四月,元世祖忽必烈去世,終年80歲。忽必烈(1215~1294),是元朝的創造者,拖雷之子,兄為憲宗蒙哥,弟有旭烈兀、阿里不哥。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蒙哥汗三年(1253),受京兆封地;同年,受命遠征滅大理國。
蒙哥八年(1258)興師伐宋,忽必烈統率東路軍,次年(1259)九月,蒙哥病死于合州(今四川合川)。忽必烈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圖謀自立為大汗,采納儒士郝等經建議,輕騎返燕京。次年(1260)三月,即汗位于開平,建元中統。此后,忽必烈先后平定了阿里不哥和李?的叛亂。至元八年(1271),他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至元十六年(1279)他消滅南宋,統一全國。忽必烈在位35年期間,注意農桑,興修水利,并建立了元代的行政、軍事、賦稅等制度,尤以行省制度影響深遠。忽必烈對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促進民族文化與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1593.html
相關閱讀:蒙哥征宋
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篤哇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