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岳飛,人們就想起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精忠報國”、“岳母刺字”、“槍挑小梁王”、“直搗黃龍”,還有“十二道金牌”、“莫須有”和“風波亭”。那是受歷代敬仰的一個英雄人物。但是,圍繞著岳飛,也有一些爭議,比如說岳飛是“愚忠”的代表,說岳飛不是民族英雄,岳飛的悲劇是他自己造成的,岳飛自己的性格決定了他悲劇的命運等等。
而有些人也開始給謀害岳飛的罪人秦檜翻案,有的說秦檜是無辜的,有的說秦檜殺岳飛也有一定的道理。一個900年前的歷史人物直到今天,依然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民間流傳的岳飛形象和歷史真相到底有何差別?岳飛有沒有被神化?岳母刺字、槍挑小梁王等傳說背后的歷史真相究竟如何?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文化中國》邀請對外經貿大學的馮八飛教授,為讀者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岳飛。
岳飛一入軍營,竟然接連干了幾件讓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僅差點毀了他的前途,幾乎就丟了性命,使他報國之路的第一年走得相當崎嶇坎坷。有人說,岳飛就是個“刺兒頭”,活該倒霉,但是也有人說這是岳飛的個性,必能成大事。
“刺兒頭”岳飛越級上書
“靖康事變”爆發之后,年輕的岳飛懷著一腔報國熱情,告別了母親與妻兒,再次參了軍,他想的是要保家衛國。可岳飛從軍不久,就干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兒,他給皇帝上了一道書。這個時候宋欽宗和宋徽宗都在金人手里,他上書是給宋高宗趙構,也就是宋徽宗的第9個兒子、宋欽宗的弟弟。而當時,岳飛只是一個從七品的小軍官。
大家知道,過去武官也分九品。從七品倒數第三級的還是副手,那是很小的下級武官了。像岳飛這個級別的軍官,當時直接給皇帝上書的,我們按照史籍去查,只有岳飛一個人,絕無僅有。
1126年,靖康元年的12月,趙構接到宋欽宗的蠟丸書,讓他在河北的相州就任河北兵馬大元帥。岳飛就是相州人,所以他就在相州參加了宋高宗的部隊,投入宗澤手下,宗澤是河北兵馬大元帥趙構的副手,是副元帥。他是一員名將,當時已經年近70了。
金人北歸后,宗澤就重新占領了開封,他頻頻地給宋高宗寫信,請他回駕開封,領導全國軍民抗擊金軍,趙構卻一路南逃根本聽都不聽。他從相州逃到北京,當時的北京就是現在河北的大名,然后從大名又逃到當時的南京,就是河南的商丘,最后逃到揚州。他越走離宋欽宗越遠,而當初宋欽宗讓他就任河北兵馬大元帥就是讓他救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8022.html
相關閱讀: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