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為日,子,丑,演,卯……為辰,日為斡,辰為枝,見日之時為日,見星之時為辰,合斡枝以紀日如甲子、乙丑,即一日一夜為一天,干支就是斡枝省寫。殷人以日為名,有大甲、祖乙、外丙、武丁諸稱。實際上只有以干(斡)為名,而沒有用支(枝)的(王亥是例外)!栋谆⑼ā吩埔笕艘陨諡槊。《古史考》云夏殷之禮“死稱廟主,皆以帝名配之”。我認為生日為名可靠些。例如,受辛死于甲子日史有明文,他不以甲為名,就說明受辛稱辛是不以死日為名的。同時,要是以死日為名,豈不是在人死以前的幾十年時沒有人稱他這個名字?死后哪個又曉得這就是他呢?這不合于命名的意義。以生日為名,就完全免除了這種不合事理的情況之產生。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19376.html
相關閱讀:太甲
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