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毒基于心毒,心毒基于權力欲。
中國刑名的祖師是夏禹時代的皋陶,他創立的“五刑”使決案刑罰有了依據。然而,傳統社會中,法外之刑也是常有的。諸如要處死一些名望較高而未觸刑法的,或因內宮陰謀要消滅敵手的,雖然也可以欲加其罪何患無辭,但畢竟不十分擺得上臺面,于是,就施以法外之刑了,如果不需要起到殺雞儆猴的震懾作用,那法外之刑的不二之選便是毒殺了。
南唐的國祚不長,帝王三位:烈主李?、元宗李?和后主李煜,短短39年的歷史,毒殺事件卻層出不窮。
先主李?稱帝,擔心英勇善戰的周本威望太高,難以駕馭,便借內宮飲宴的機會,賜周本劇毒之酒??鴆酒,但被周本察覺。周本拿過御杯將酒倒出一半獻給李?,說:“共飲這杯酒,祝愿皇上千秋萬壽,也表明我們君臣一心!”雖然君臣已貌合神離,但臉皮沒撕破的時候還是應該暫時證明君臣兩人是一心的,這杯酒李?當然要喝,而李?又怎么敢喝?在李?大驚失色的時候,優伶申漸高借口跳舞助興,長袂飄飄奔到殿上請圣上將酒賜給他喝。得到恩賜后,申漸高將兩杯酒并著一杯喝盡,并將兩個杯子揣在懷中離開了??連證據一并帶走,為李?想得實在周到。等李?匆忙派人送解藥去已經太遲,申漸高腦裂而死。周本威望高,一直不贊成李?稱帝,后來是憂郁而死的,李?為他廢朝三日。李?是服食大量的丹慢性中毒而亡的。
李?毒大臣周本未遂,對南唐的歷史影響不大,但到了中主李?時代的那杯叔侄相殘的鴆殺事件,就足以改變南唐的歷史。那是一杯“太子”毒“太叔”的鴆酒,王位之爭、叔侄相殘。
李?死后,李?在其靈柩前盟誓,宣布日后帝位采用兄終弟繼的原則。要封他的弟弟景遂為太弟,并把所有的太子官屬,改成太弟官屬。然而景遂堅決推辭,后由于李?的大兒子弘冀在與吳越的戰斗中獨建軍功,李?才封弘冀為太子。有一天,弘冀因不尊法度惹得李?大怒,用打球的桿子暴打弘冀一一頓,并揚言要將景遂召回來,那直接后果便是廢太子立太弟。時值景遂僅憑借有懺逆之意的理由殺了都押衙袁從范的兒子,這事被心懷不軌的弘冀刺探知后,一日,趁景遂打球口渴,要飲漿汁,派人遞上來一杯鴆酒,將其毒死。然而,此事卻蒙過了李?。但日后好殺的弘冀屢次見到景遂化為厲鬼來索命,恐懼之下不久便死了,弘冀最終并沒登上帝位,卻成全了風流翩翩的李煜李后主。
李煜是風流才子,但不是好皇帝。南唐名將林仁肇是宋太祖南征的強大對手,宋太祖借南唐的使者出使宋廷時,用反間計除掉了林仁肇。宋太祖好像無意帶著南唐的使者到他有意懸掛林仁肇畫像的禁中,有意無意說畫中之人將歸順我朝,先寄畫像為信物,并宣稱已筑好大宅,只等對方來降了。李煜聞知此事,讓人鴆殺了林仁肇,李煜殺林仁肇無異于自毀長城。一年后,宋太祖揮師南下。逾年,李煜被俘,亡國。
就在七月初七,李煜42歲的生日,他登上小樓,望著半輪月亮,感時傷事,寫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詞。結果,其中“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詞句,讓宋太宗看了大怒,賜與“牽機藥”毒酒,先頭部抽搐,漸漸與足部拘摟相接而死亡。他生日的文字成了他忌日的催化劑,那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絕唱。整個南唐的最后一縷國脈,就隨著一杯毒酒,倏然散盡了。
縱觀南唐歷史,李?鴆殺周本(未遂),弘冀鴆殺景遂,李煜鴆殺林仁肇,短短39年,王室、君臣相殘。開國之君因服丹慢性中毒而亡,而亂世中的后主李煜最終還是逃不出宋太祖的一杯毒酒,身死人手,豈不痛哉?
北宋之末,宋徽宗剛當上皇帝時,騎馬巡視皇宮時看到了一個沒有名稱的庫房,詢問后得知是宮中藏毒藥的倉庫。鴆在倉庫的毒藥排行版上列第三等,最厲害的一種“鼻嗅之立死”。仁慈的宋徽宗親筆寫詔書,說:“此皆前代殺不廷之臣,藉使臣果有不赦之罪,當明正典刑,豈宜用此!庇谑,庫內毒藥全部焚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4643.html
相關閱讀: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