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一詞,是“殷”與“商”的合稱,并不是商民族對自己的稱號。他們是自稱為“商”,如對其晚期經營很久的都城,后世都史為殷墟,而甲骨卜辭中則記述商王出外田獵后返回都城為“入于商”。這個“商”就是殷墟,是《史記?項羽本紀》所記項羽與章邯期會洹水南的殷墟,這同甲骨出土地今之小屯村為洹水所圍繞的地望相一致,可見殷墟如據“名從主人”例應稱之為商墟。不稱商而稱殷,本是來自周人。周之金文有“殷”字,從身、從殳。身即人之形,含義為人。“殷”古讀同“夷”、“衣”、“?”音。因此周人稱殷如夷,《中庸》“一戎衣”即“殪爾殷”,注家說“衣讀如殷”;《呂氏春秋?慎大覽》“親?如夏”,高誘注“?讀如衣”。這都是各據不同方音寫成的異形同音字。周人即稱商之人為殷,故在《詩經?大明》中出現了殷人與商人相混合的稱號,而有“自彼殷商”、“殷商之旅”等詞與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8645.html
相關閱讀: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
太甲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