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洗澡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洗發水與肥皂,洗澡成了隨心所欲消遣休閑的一種娛樂活動,那么幾千年前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洗澡的呢?
古人把洗澡稱為沐浴,按當時甲骨象形文字的圖案來看,沐是一個人舉著一個木盆,而浴則是一個人坐在一個器皿里。由此可見,沐在古代是洗頭發的意思,浴則是洗身子之意。
西班牙媒體前幾天公布了關于洗澡次數的全球調查,各國的衛生習慣差異“令人憂慮”,中國是最“不愛洗澡”的國家之一。
實際上,在整條歷史長河中看,不常洗澡的人們最主要的理由恐怕還是氣候適宜,不需要頻繁洗澡,以及能源、水源等客觀限制。
關乎禮儀??祀神祭祖前沐浴凈身
早在一些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一些洗臉、洗澡的文字。這是目前我國古代最早的關于沐浴的記載。
在商代的王墓中還出土了盥洗用具。當時沐浴是一種禮儀,跟祭祀有關。
西周時期的沐浴禮儀逐漸成為定制,沐浴并不是單純的潔凈身體,更重要的是被視為隆重禮儀的先奏,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凈身,表示內心潔凈虔誠。
在等級比較森嚴、儒家文化盛行的古代封建社會,洗澡被賦予了更深的道德文化意義,“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痹诠糯丛璨粌H僅是祛除身體上的污垢,更是洗凈心靈的污垢。
洗澡過程??復雜嚴謹,科學有序
至于如何沐浴,古代也是有規定的,并不是像我們今天這樣想洗就洗。
要準備兩條毛巾,細的擦上身,粗的則擦拭下身;出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熱水沖洗一遍,然后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后喝點東西以暖胃口。從這個過程看來,顯得科學而有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1950.html
相關閱讀: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
太甲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