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是商朝國王武丁的王妃,是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與軍事家。由于婦好有很好的文化修養,商王武丁經常令她主持當時非常重要的祭祀與誦讀祭文。她也被任命為卜官,成為武丁時期的一位女政治家。婦好也是位軍事家。她多次帶兵出征,立下赫赫戰功。婦好死后,武丁十分悲痛。婦好有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禮。這在商朝時期是非常少見的。
歷史
歷史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為三個法定配偶之一。名好,“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后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她深受武丁寵幸,被封于外地,擔負守土、從征的重任,死于武丁晚年。
1976年在河南安陽小屯西北發現其完整墓葬。婦好墓是1928年以來殷墟宮殿宗廟區最重要的之一,也是殷墟科學發掘以來發現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該墓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
從甲骨文中知道,她曾主持過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動,并多次率兵征伐土方、羌方、人方、巴方等國。在一次征伐羌方的戰爭中,她統領了一萬三千人的龐大隊伍,是迄今所見商代對外征伐中用兵最多的一次。著名將領?、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在對巴方作戰中,婦好率領?布陣設伏,斷巴方軍退路,待武丁自東面擊潰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予以殲滅,是為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
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商代,婦好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為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還曾率兵鎮壓奴隸反抗斗爭。
一、出身
在殷商時代,母與子的地位是相互影響的:只有出身高貴的母親才能做商王的正妻,也就是王后,只有王后生的兒子才有繼承王位的資格;也只有兒子被立為太子或者繼承的王位,這位王后死后才能被列入周祭,和丈夫配享。
武丁共有三個配享的配偶,即司母戊婦?(妣戊)、司母辛婦好(妣辛)和妣癸,正好武丁也有三個兒子身份不同尋常,一個是在卜辭中被稱為“大子”(即太子)或“小王”的子弓,他應該就是做了太子但沒有即位的祖己,后世典籍里稱之為“孝己”,一個是后來即位的祖庚曜,還有一個是祖甲載。這三個人很可能分別是婦?、婦好和妣癸所生,所以三個人都入了周祭。同樣,商王祖丁新有四個兒子先后為王,即陽甲和、盤庚旬、小辛頌和小乙斂(即武丁的父親),而和祖丁配享的王后有妣己和妣癸兩位,大概四兄弟是這兩位王后所生,所以也被列入周祭。
這樣看來,婦好作為武丁的王后,她至少是一位太子的母親,地位顯赫,而且是列入周祭和武丁配享的法定配偶,絕對不可能是個身份低賤的人,她應該是子方的王公之女,而子方(婦好的方國)也是在大商諸方國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諸侯。
二、祭祀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是放在第一位的,商代人也是最重視祭祀。卜辭記載婦好參加的祭祀活動甚多。武丁時期的卜辭,涉及到的祭名就有ㄓ(侑)、匚(報)、?、御、勺(?)、燎、往、賓等,都是一些不同的祭祀方法,“服(俘)”是人牲,就是用戰俘做祭品。祭祀的對象有妣癸、妣庚、四妣、父乙等。在武丁之前,中丁和祖丁的配偶都有妣癸,示壬、祖辛、小乙的配偶都有妣庚;父乙就是武丁的父親小乙,《竹書紀年》說他名“斂”。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祭祀活動,讓婦好主持,可見婦好的身份很高!
三、征伐
卜辭中記載的武丁的諸婦中從事征伐的只有兩位,一位是婦好,另一位是婦?(即司母戊)。婦?征伐的方國只有一個,就是龍方,而婦好征伐的方國據王宇信先生統計,共有五個:土方、下?、印方(或作巴方)、夷方和龍方。如:武丁召集人馬命令婦好率領去伐土方,土方是殷商西北主要的敵國,據胡厚宣先生研究就是夏方,是夏王朝的后裔,最后這個方國在武丁時期被征服。
伐印方的卜辭記載了武丁親自出征,讓婦好和??配合征伐印方,自己從東面靠近敵人進攻,驅使敵人陷入婦好埋伏的位置。
尸方就是人方,也就是后來所說的東夷,在殷商時代沒有“東夷”這個詞匯,只有“人方”或“尸方”,就是周代所說的東夷,周金文中寫作“東尸”,“尸”就是“夷”,亦即卜辭中的“尸方”。這個尸方不是一個方國,而是由許多本來臣屬于夏王朝的東夷方國組成的方國聯盟,方國部族眾多,土地廣闊,物產豐饒,勢力十分強大。征伐尸方是殷商時代向東南拓展疆土和勢力的重大戰爭,武丁時期已經開始征伐人方,主要是武丁自己親自去征伐,跟從的主要將領就是婦好和侯告。不過征服尸方最終是由帝辛(商王紂)完成的。
婦好是武丁諸婦中戰功最為卓著的一位,婦好墓出土了2件青銅鉞。其中一件大鉞長39.5厘米,刃寬37.5厘米,重達9千克。鉞上飾雙虎撲噬人頭紋,還有“婦好”二字銘文。有文章根據此說婦好手持兩柄大鉞沖鋒陷陣,并由此推斷“婦好臂力驚人”,那是不了解歷史造成的誤解,那種巨型兵器雙手持握尚可,一手一個就難以運用。其實這種作為權力象征的儀仗用器和軍隊使用的大旗一樣,都是必須有專門一個人(貴族)持握,站在戰車上,《詩·長發》說:“武王(湯)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這是說商湯(武王)伐桀,湯自己在戰車上執著大旗,臣子有虔執著大鉞,以示受天命而征伐!妒酚·周本紀》說“(周)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黃鉞、白旄都是象征權力和威儀的用器,用來指揮三軍(以麾),而不是拿著這兩樣東西去沖鋒陷陣。黃鉞就是青銅鉞,因為青銅器剛剛鑄造出來的時候是黃色的,古代又叫做“黃金”,放置時間長了才生銹變成青黑色。所以該鉞并非實戰兵器,而是婦好統帥權威象征物的儀仗用器,可見婦好掌握著征伐之權,這在當時應該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四、生育
婦好作為女人,作為商王武丁的妻子,生育當然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武丁時期有貞問婦好是否懷孕的卜辭,商人把懷孕叫做“受生”。
卜辭,記載也非常詳細,是甲申日占卜,卜官殼貞問:“婦好分娩順利嗎?”武丁親自判斷說:“如果是在丁日分娩,順利;如果是在庚日分娩,大大的吉利;如果是到三旬另一天的甲寅日分娩,不順利,而且生的孩子是女的。”
根據這些卜辭來看,婦好生育的次數很多,說明她有許多子女,而且其中一位做了商王,所以才列入周祭譜與武丁配享。
歷史
五、政務
卜辭里記載婦好參與的政務也不少,武丁經常派遣婦好外出辦事,所以卜辭中貞問婦好是不是要到大商來?武丁命令婦好到某處去,順利嗎?
婦好要派遣人去做事。婦好還和大臣配合為王辦事。婦好還會見多婦,“多婦”是武丁眾后妃的通稱,武丁的后妃見于卜辭的就有六十多位,來自不同的方國和部族,都身份高貴。婦好在徉地召見多婦,可見婦好的身份要比多婦高。
婦好還會見老人。統治者會見耆老(當時諸侯貴族中年高德昭的老人)是為了表示自己尊老敬老,愛護臣屬。這件事情武丁也派婦好去做,可見對婦好的信任,同時也看出婦好地位的高貴不凡。
婦好還要向大商進貢,卜辭說“婦好示十屯。賓。”(《合集》)“示”是進獻的意思,“屯”就是“純”,是占卜用的甲骨的計量單位,兩片牛肩胛骨(即左右肩胛骨)為一純,“十屯(純)”就是二十片牛肩胛骨。最后的“賓”是武丁時期的卜官,是他接收了婦好進獻來的卜骨,所以在卜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是自己簽收的。還記載她向大商進貢卜龜,卜辭說“好入五十”,卜辭中凡是說多少屯(純)的是卜骨,僅說數字不說量詞的是卜甲,就是占卜用的龜甲,這在古代是很難得、很寶貴的東西,稱為“寶龜”,婦好一次貢50件,說明婦好很富有。
犯人或奴隸逃走了,也讓婦好去抓捕,卜辭說:“貞:呼婦好執”(《合集》),“執”甲骨文的寫法是象雙手持“幸”之形,“幸”是桎梏犯人的刑具,卜辭中的“執”就是抓捕犯人的意思。
總之,婦好參與的大商事務甚多,凡是男人們能干的事情,婦好都有所參與,巾幗不讓須眉。
六:受祭與殯葬
婦好身體不好,所以活的年齡不大,她死在武丁在位期間。卜辭里有關于婦好死的占卜。貞問是不是向婦好進行賓祭和御祭。武乙、文丁時期的卜辭里還有一條記載了祭祀婦好時發生的罕見天象:在祭婦好的時候,天上下了“火雨”,大概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流星雨,如果確實的話,這應該是我國歷史上較早的一次關于流星雨的記載。 歷史
商人甚至向婦好的在天之靈告敵國的狀。商人認為婦好的在天之靈仍然有能力對付敵國,對婦好很敬畏。卜辭里記載武丁有一次夢到了婦好,說武丁夢到了婦好,不會有什么災禍吧?這也說明了武丁對婦好的思念之情。
武丁對婦好的重視,從對婦好的埋葬中就可以看出來。婦好墓墓內有殉人16個,狗6只。墓內共放置隨葬品1928件,包括銅器、玉石器、骨牙器等,還有貝6800余枚,分別放在棺、槨之中和填土內。青銅禮器共210件,有的兩兩成對,有的數件一套,多帶有婦好銘文,是墓主生前宴饗或祭祀時使用的器物。其中婦好三聯?、婦好偶方彝、婦好鶚尊和司母辛四足觥等為罕見的青銅器珍品。兩件婦好大銅鉞,是婦好生前擁有軍權的象征。墓中有四面銅鏡,表明至少在商王武丁時期中國已使用銅鏡。隨葬玉石器中,有商代玉器中的精品。10余件玉石人物雕像,是研究當時衣冠發式的珍貴資料。另有三件帶把象牙杯,也是罕見的古代藝術瑰寶。從婦好墓葬的形式和豐富尊貴的殉葬品來看,婦好的地位高貴,而且十分富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77386.html
相關閱讀: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
太甲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