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殷之大仁也,力行王道,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是時輿地,東不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荊蠻,北不過朔方,而頌聲作。禮廢而復起,廟號高宗——《竹書紀年》對武丁的評價 歷史
(作者:阿澈)中國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時,這是一個至今仍爭論不已的問題。國際主流史學界一直不承認中國古書文獻中的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存在。雖然商代以前可能已經有文明,但至多是一些不成熟,缺乏連續性的文明,目前考古學所能證實的第一個比較成熟的文明是我們從殷墟的古跡中看到的,也許,這些青銅器、甲骨文、商代建筑體現出來的文化,正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原點。
武丁早期征討卜辭 歷史
中華文化的顯著特征——祖先崇拜在這個時代已經定型。而對卜辭的迷信,也發展到了極至。這個時代流行用活人祭祀(主要來源可能是戰俘),一次祭祀儀式用上百人做犧牲的記載就有多次。
在目前殷墟所發現的商代甲骨文和青銅器中,相當大部分是來自武丁時代,“青銅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武丁時代的杰作。在這些古物中,一位傳奇女性——婦好所占的分量也不小。她是武丁的第一個王后,多次親自帶兵出征,征服了20多個小國,是武丁時代開疆拓土的頭號功臣。武丁晚年后妃眾多,以至引起宮廷內亂,他的兒子孝己也在宮廷斗爭中被逼死。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由子祖庚繼位。在武丁之前,商朝的王位繼承以兄死弟繼為主,從武丁開始,逐漸確立了父死子繼的制度.
歷史
在中國歷代文獻中,武丁只是商代后期一個比較重要的王。但到目前為止,炎黃、堯、舜、禹、湯畢竟都只是古書中影影綽綽的人物。夏朝和商朝前期的王都遷移不定,盤庚遷殷第一次確立了長期的王都,到武丁時期,甲骨文發展成熟,青銅時代進入它的盛期,武丁建立了一套成型的官僚機構和一支穩定的軍隊,他的南征北戰為華夏初步奠定了疆域,并在此基礎上完善了分封制度。而武丁長達59年的穩定的統治是這個繁華時代的政治基礎。目前發現的史料已經表明,武丁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關鍵時期,是中華文明許多特征的源頭。隨著考古學發現的增加,這個時代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認識到。武丁是中國歷史上,至少是秦始皇之前的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帝王。他在本排行榜中名列第69位。
歷史
小提示:商王武丁時代,不但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長期固定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完善了分封制等制度,還有一點十分重要:以一個中原王朝的心態,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周邊少數民族發動征服戰爭。這一點是中國幾千年中原王朝的不變的共性。
①有一種說法,認為他“三年不鳴”的原因是為父服喪,但這種說法頗不可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86843.html
相關閱讀:太甲
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