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錢繆,杭州臨安人,字具美。從小就是個孩子王,史書說他長大后“無賴,不事生業,以販鹽為盜”(《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吳越世家第七》)。錢繆認為:黃巢大軍數千,而臨安的部隊傾巢出動也抵不上人家,所以要出奇招。
錢繆的武功應該不錯,善于使槍,也讀了點排兵布陣的書,后來便當了兵,混了個小軍官,再后來,黃巢暴亂,殺到了臨安附近。錢繆認為:黃巢大軍數千,而臨安的部隊傾巢出動也抵不上人家,所以要出奇招。(今鎮兵少而賊兵多,難以力御,宜出奇兵邀之《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吳越世家第七》)因此帶了二十個精壯士卒埋伏在敵軍必經之路的一個山谷上。而黃巢的先鋒部隊輕敵冒進,錢繆搭弓射箭就將敵軍將領給射了,然后趁亂殺敵,殺了數百人。這支敵軍的先頭部隊敗退后,錢繆認為:埋伏在山谷奇襲的方法只能用一次,等黃巢的大軍來了這個辦法屁用不頂。于是帶著手下趕到了一個叫做八百里的地方,錢繆對路邊的老太太說,要是后面有人問,就說臨安的軍隊屯兵八百里。
果然,黃巢大軍隨后趕來,一打聽,臨安的軍隊屯兵八百里?黃巢軍不知道八百里是個地名,因此一聽嚇了一跳,說:他們十幾個人我們都吃了虧,何況擺了八百里的隊伍?于是引兵繞開了臨安去了別處?傊,錢繆后來滅了董昌,勢力不斷擴張,被唐封為杭州刺史、鎮海節度使、吳王、越王等,值得一說的是錢繆主政時期,大修水利,因此死后被當地人民稱為西龍王,至今,杭州還有很多錢王的傳說,筆者小的時候就讀過錢王射潮的故事,錢王就是錢繆,射潮,就是射退錢塘潮。
錢王射潮的傳說
五代十國時期,浙江屬于吳越國。吳越國國君就是錢王。錢王治國,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錢塘江兩岸海塘的修筑問題。由于錢塘江潮的潮頭極高,潮水沖擊力量又猛,因此錢塘江兩岸的海塘,總是這邊修好,那邊已經坍塌,以至于出現了“黃河日修一斗金,錢江日修一斗銀”的說法。
當時,有人告訴錢王,海塘難修,是因為錢塘江潮神作怪的緣故。于是,生性勇猛的錢王,便在農歷八月十八潮神生日這一天,精選了一萬名弓箭手到江邊聚集。由于途中需要經過一座寶石山,而這個地方山路狹窄,只能容納一人通過,錢王便利用腳把這座山蹬成了兩半,使山中間出現了一條寬寬的道路。從此,這兒就被叫做“蹬開嶺”,錢王那雙碩大無比的腳印,至今還深陷在石壁上,清晰可見呢。
當弓箭手在江邊聚齊后,錢王又奮筆寫了兩句話:“為報潮神并水府,錢塘且借與錢城!辈堰@兩句話扔進了江中。但潮神卻仍然不理不睬,還是像往常一樣,兇猛地撲了過來。錢王見此,大吼一聲:“放箭!”并搶先射出了第一箭。頓時,萬箭齊發,直射潮頭。圍觀的百姓們都跺腳拍掌,大聲吶喊助威。一會兒工夫,便連續射出了三萬支箭,竟逼得潮頭不敢向岸邊沖擊過來。錢王又下令:“追射!”那潮頭只好彎彎曲曲地向西南逸去,最后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雖然這是傳說故事,但卻向人們傳達了一個人定勝天的淳樸道理!崩钪魅稳绱苏f。從那時起,錢塘江海塘的修筑工程才能順利地進行。百姓們為了紀念錢王射潮的功績,就把錢塘江海塘稱為“錢王堤”。并在與功臣山一水相隔的地方建起錢王祠,讓后世可以永遠懷念一代明主?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8476.html
相關閱讀:“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