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 前蜀國
前蜀,五代時十國之一,907??925年,王建所建,都成都(今屬四川)。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三十五年。
前蜀國歷史介紹
王建原為唐忠武軍將領, 后入為禁軍, 光啟二年 (886),出為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大順二年(891) 攻占成都,據西川。乾寧四年(897),占有東川梓(今四川三臺)、渝(今四川重慶)諸州,遂有全蜀之地。天復二年(902)取山南西道(今陜西漢中)。三年,唐封王建為蜀王。后梁開平元年(蜀仍稱天復七年,907)王建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前蜀永平五年(915),王建又取秦(今甘肅秦安北)、鳳(今陜西鳳縣東)、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康縣)四州,擴境至大散關。天漢元年(917),王建改國號為漢。次年,復號為蜀(見前蜀高祖王建)。
唐末大亂,不少世族、文人投奔蜀土,王建多加錄用,有的被任為宰相,但實權常由宦官和王建養子掌握,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尖銳,有時互相廝殺。永平三年,太子元膺便在一場斗爭中被殺。光天元年 (918),王建死,子王衍(899~926)繼位。
前蜀建立后,很少有大規模戰爭,社會生產基本上能正常進行,但王建統治時賦稅已很繁重。王衍奢侈荒淫,營建宮殿,巡游諸郡,耗費大量財力,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太后、太妃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朽。同光三年 (925),后唐莊宗李存勖發兵攻蜀,王衍降,前蜀亡。后來,王衍被送赴洛陽中途被殺。
前蜀國歷代君主
前蜀(907??925)
1太祖明惠帝(王建) (5) 907?918
【天復】(7)* 901?907(唐朝年號)
【武成】(3) 908?910
【永平】(5) 911?915
【通正】(1) 916
【天漢】(1) 917
【光天】(1) 9182
后主(~衍) (7) 918?925
【乾德】(6) 919?924
【咸康】(1) 925
*用唐天復年號。
十國 后蜀國
五代時十國之一。孟知祥所建。都成都(今屬四川)。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四十年。
后蜀國歷史介紹
同光三年(925)后唐滅前蜀,以孟知祥(874~934)為西川節度使。次年正月,孟知祥入成都,整頓吏治,減少苛稅,境內漸安。長興三年(932),知祥殺東川節度使董璋,得東川地。四年,封為蜀王。后唐閔帝應順元年 (934)知祥稱帝,年號明德,國號蜀,史稱后蜀。同年,孟知祥死,子孟昶(919~965)繼位,仍用明德年號,明德五年(938)改元廣政。
契丹滅后晉時,秦(今甘肅秦安北)、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東)三州附后蜀。后蜀又攻取鳳州(今陜西鳳縣東),疆士遂與前蜀相同。廣政十八年(后周顯德二年,955),秦、階、成、鳳四州又為后周攻占。北宋乾德三年(965)發兵攻蜀,孟昶降,后蜀亡。同年,孟昶卒。
蜀地富庶,在孟知祥、孟昶統治時期,境內很少發生戰爭,社會經濟有所發展。后蜀與南唐同為五代時期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區域。后蜀宰相毋昭裔與趙崇祚輯唐、五代詞五百首為《花間集》,對后世影響很大。毋昭裔還曾出私財百萬營學館,并奏請雕版刻印“九經”,蜀主從之,“由是蜀中文學復盛”。當時節度使往往兼領禁軍,住在成都。孟昶嗣立后,命文臣出任這些地區的知節度事,這一措施,開宋代削弱藩鎮的先例。
后蜀國年表
后蜀(934??965)
高祖明孝帝(孟知祥) (1) 934(四)?(七)
【明德】(4) 934(四)?937
后主睿文帝(~昶) (31)* 934(七)?965
【廣政】(28) 938?965
*后主即位未改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03213.html
相關閱讀:“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