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以武將出身,謀奪了后周柴家天下。其吸取唐朝、五代時期藩鎮作亂的歷史教訓,極力抑制武人勢力。故有宋一朝,武將始終處于文人的壓抑之下,很少能走到政治權力的頂峰。這一方面保持了政局的相對穩定,卻也造成了宋王朝軍事上的積弱,始終沒有擺脫外族的侵擾,最終亡于蒙古人之手。
所謂亂世出英雄,大宋朝雖然在軍事上積弱,但是在與外族長期作戰的過程中,也造就了諸多名將。尤其是演義小說《楊家將》、《岳飛傳》以及后來的文學、藝術作品,使得楊家將、岳家將名揚天下,婦孺皆知。所以一提起宋之名將,人們往往就想到楊家將和岳家將。
殊不知大宋朝真正的將門世家,卻是當時名滿天下如今卻默默無聞的折家將和種家將。按史書記載,折家將前后延續了八代,近二百年,如算上五代以前,則歷史更加悠久,堪稱中國第一將門世家;而仲家將則延續了五代,終北宋之一朝。
折家將
折家將起自五代時期的名將折從阮,原系鮮卑族拓跋氏之后裔(亦說黨項或羌族人)。折家是云中(今山西大同)大族,武將世家。折從阮自后晉、后漢、后周以來,一直以府州(今陜西府谷縣)為根據地,為中原政權鎮守西北,屢敗契丹。周世宗時,折從阮為汾寧節度使,其子折德?為永安軍節度使,父子俱為邊關主將,一時傳為美談。
第二代折家將是折德?、折德愿兄弟。折德?是長子,少時從軍,以勇猛善戰知名。北宋初年,兄弟二人鎮守府州抵御契丹人,屢次破軍殺將,折德?年輕時就已經擔任永安軍節度使,負責府州軍務。傳說折德?有一女,嫁給了名將楊業,此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折(佘)太君。
第三代折家將最著名的是折德?之子折御勛、折御卿兄弟。折德?死于任上后,折御勛領汾州團練使、權知府州事,后改任泰寧軍節度使,太平興國二年卒。折御卿協助其兄統領部眾,屢有戰功。淳化三年,以軍功升任府州觀察使。淳化五年,拜永安軍節度使,大敗契丹大將韓德威,斬首五千余級,韓德威“僅以身免”。不久,折御卿病重,韓德威欲乘機報仇,率眾來襲。御卿抱病出戰,《宋史》記載:“其母密遣人召歸。御卿曰:世受國恩,邊寇未滅,御卿罪也。今臨敵棄士卒自便,不可,死于軍中乃其分也。為白太夫人,無念我,忠孝豈兩全!言訖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逼渲腋瘟x膽,令人慨嘆。
第四代折家將最知名的是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宋史》記載。折惟信作戰勇猛,折惟忠善治軍,折惟昌智勇雙全,射術精湛,屢建奇功。折惟信、折惟昌皆戰死沙場,折惟忠亦死于永安軍節度使任上。
折家將第五代主要有折繼世、折繼祖、折繼閔等,都是抗擊西夏的名將。第六代折家將以折克行最為知名,他隨名將種諤抵御西夏軍隊,“與西人戰大小百七十遇,未嘗喪敗,擄獲鉅萬萬”(《折克行神道碑》記載)!懊砍霰貏,夏人畏之,益左廂兵,專以當折氏”(《宋史》)。
第七代折家將有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適、折可求等人。折可存曾隨童貫率軍鎮壓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折可適隨種諤征戰,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聯軍十萬之眾,是北宋西北邊境少有的大勝仗。
第八代折家將中,折彥質、折彥野、折彥文等俱為一時名將。兩宋之交,天下大亂,折彥質率軍十二萬大戰金軍,后隨宋高宗南渡,居官三十余年。而折彥文則戰敗降金,金人仍命其鎮守府州,仍與西夏軍對峙。后為改善與西夏的關系,又將其調往青州任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03221.html
相關閱讀: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