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轉敗為勝的原因是:敗不餒,忍辱負重,臥薪嘗膽。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踐,又名鳩淺、?執,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曾敗于吳國,被迫求和。返國后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前473年夫差被迫自盡,滅吳國稱霸,是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
資料證明:
越王勾踐轉敗為勝的概述起來有3點:
一是正確的戰略。認清越國實力不敵吳國的事實后,臥薪嘗膽,喚起國人斗志,迎合吳國,麻痹夫差。
二是積蓄國力。主要表現在發展經濟和人口上。
首先,勾踐夫妻親自農耕、織布,身體力行,足以表現勾踐發展經濟的決心和力度。
其實,鼓勵國人生育。凡生育者都有獎勵,多著國家還予以供養。
三是勾踐個人作用不可忽視。任何政策制定后,都必須要有一個領導者予以堅定實施,否則都是白搭。勾踐臥薪嘗膽所表現的戰略眼光和堅強毅力,任人為才的施政行為,以及讓全國上下一心的巨大號召力,不可忽視。
勾踐忍辱負重,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里掛上一只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后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里與農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終于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03838.html
相關閱讀: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