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于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于禁-個人檔案

個人資料性別男

籍貫[兗州]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

容貌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左將軍謚曰厲

家族資料父親未知

母親未知

配偶未知

兄弟姐妹暫無相關資料

子女暫無相關資料

相關人物曹操關羽龐德

曾效力過的勢力魏

于禁-簡明歷史傳記

于禁,魏國五良將之一。他最早隨鮑信起兵,后來又一起歸附曹操,被任為官軍司馬。從此跟隨曹操四處征戰。有一次曹操的青州兵四處搶劫,被于禁追殺后就去告發于禁叛變,恰好此時張繡叛變來攻,于禁就先扎下營寨才去見曹操,曹操問他怎么不先來解釋,于禁認為分辯事小,退敵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興,于是封他為益壽亭侯。后來敗呂布,破袁紹,于禁與其它五良將都輪流任先鋒官而表現活躍。還有一次曹操厭惡朱靈并想撤掉他的兵權,就派于禁去辦,于禁手執文書僅帶數十騎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就是這樣地令人畏懼,被遷至左將軍。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包圍曹仁,于禁去救援,但被水淹七軍而被擒,于禁投降了敵人,而他手下的龐德卻不屈被殺。后來關羽被孫權所破,于禁也就歸屬了吳國,直到黃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國,那時他都已經須發皆白,面容憔悴,淚流滿面。曹丕就命他去拜見高陵(曹操的陵墓),因為陵中畫有他屈膝降敵,龐德不屈的圖畫,所以于禁不久就羞愧發病而死,死后追謚為厲侯。

于禁-簡明演義傳記

曹操于兗州廣招人才時引軍數百人來投曹操,被命為點軍司馬。曹操經常稱贊其能,跟從曹操經歷數次戰爭。有一次曹操攻張繡時青州兵反,于禁殺之,不去申辯,在百忙中立起營寨。得到曹操賞識,稱于禁有將軍之才。后來曹操使曹仁討關羽于樊城,又遣于禁助曹仁。因忌龐德立大功而鳴金收兵召回龐德,錯失了殺關羽的良機。到了秋天,下大雨,漢水溢起,不聽成何相勸軍至高地,結果為關羽決水。于禁與諸將登高望水,沒有地方可以逃走,關羽乘大船攻于禁等,于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后來關羽被孫權所破,于禁也就歸屬了吳國,送回魏國,但被曹丕羞辱而死。

于禁的歷史評價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度龂疚簳邚垬酚趶埿靷鳌

曹操曰:“?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三國志于禁傳》


太祖表漢帝,稱于禁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征,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薄度龂緲愤M傳》

于禁-歷史年表

于禁大事年表: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鮑信招合徒眾,于禁附從起兵。

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領兗州牧,于禁與其黨俱封為都伯,屬將軍王朗。王朗異之,向曹操推薦于禁之才可任大將。曹操召見于禁,拜軍司馬。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使于禁攻徐州廣威,拔之,拜陷陳都尉。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跟從曹操討呂布于濮陽,攻破呂布二營于城南,又與別將破高雅于須昌。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跟從曹操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于雍丘,皆破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跟從曹操征黃巾劉辟、黃等,屯版梁。黃邵等夜襲太祖營,于禁率麾下擊破之,斬劉辟黃邵等,盡降其眾。遷平虜校尉。從圍袁術將橋蕤于若縣,斬橋蕤等四將。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跟從曹操至宛,招降張繡。張繡復叛,曹操與戰不利,軍敗,還舞陰。這時軍亂,各間行求太祖,于禁獨領所屬數百人,且戰且退,雖有死傷不相離。虜追稍緩,于禁徐整行隊,鳴鼓而還。未至曹操所,道見十余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為青州兵所劫!碑敵觞S巾降后精銳被編成青州兵,曹操寬之,故敢因緣為略。于禁大怒,令其眾曰:“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乃討之。青州兵逃走向曹操告發。于禁見敵兵將至,先立營壘,沒有時間見曹操。有的人對于禁說:“青州兵已告狀,你趕快去申辯吧!庇诮唬骸敖褓\在后,快已追擊至此,不先做準備,何以待敵?且主公聰明,何必申辯!”后來見了曹操,具陳其狀。曹操很高興,對于禁曰:“?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於是錄禁前后功,封益壽亭侯。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復從曹操攻張繡于穰,擒呂布于下邳。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與史渙、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斬之。曹操初征袁紹,袁紹兵盛,于禁愿為先鋒。曹操壯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于禁為大將,守延津以拒袁紹,曹操引軍還官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在徐州叛變,曹操東征之。袁紹攻于禁,于禁堅守,袁紹不能攻下。復與樂進等將引步兵騎兵五千,擊袁紹其他的營寨,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馀屯,斬首獲生各數千,招降袁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曹操復使禁別將屯原武,擊袁紹其他的營寨于杜氏津,破之。遷裨將軍,后從還官渡。曹操與袁紹連營,起土山相對。袁紹命令士兵向曹操的營中射箭,曹操的士卒多死傷,軍中懼。于禁督守土山,力戰,氣益奮。袁紹破,遷偏將軍。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冀州平。昌?復叛,遣于禁征之。于禁急進攻昌?;昌?與于禁有舊,降于禁。諸將皆以為昌?已降,當送還曹操,于禁曰:“諸君不知主公令乎!圍而后降者不赦。我奉法行令,事上之節也。昌?雖我舊友,但我可失節乎!”自臨與昌?決,隕涕而斬之。曹操聞而嘆曰:“昌?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重用于禁。東海平,曹操表漢帝,稱于禁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征,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拜禁虎威將軍。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與臧霸等攻梅成,張遼、張?等討陳蘭。于禁到,成舉眾三千馀人降。既降復叛,其眾奔蘭。張遼等與蘭相持,軍食少,于禁運糧前后相屬,張遼遂斬蘭、成。增邑二百戶,并前千二百戶。

這時,于禁與張遼、樂進、張?、徐晃俱為名將,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為行軍前鋒,就是用為后拒;而于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兵權。曹操見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數十騎,赍令書,往朱靈營奪其軍,朱靈及其部眾都不敢敢動;曹操讓朱靈為于禁部下,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于樊城,又遣于禁助曹仁。到了秋天,下大雨,漢水溢起,平地水數丈,于禁等七軍皆沒。于禁與諸將登高望水,沒有地方可以逃走,關羽乘大船攻于禁等,于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降兵被押至江陵。曹操聞之,哀嘆者久之,曰:“于禁跟從我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

呂蒙攻破江陵后孫權釋放與他會面,于禁乘馬與孫權并行為虞翻喝曰:“爾乃降虜,還敢與我主齊馬?”還差點揮鞭擊之,幸得孫權喝止。后孫權于樓船與群臣會飲,于禁聽聞樂聲后流淚,虞翻又曰:“汝欲作偽求免罪?”于禁雖為他所惡,但猶贊嘆其忠義。

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稱帝,孫權稱臣,欲遣送于禁。虞翻諫曰:“斬之以令三軍,警惕人臣敢有二心者!钡珜O權一心備戰劉備的東征而欲曹魏中立,故還是送遣于禁還魏。

文帝曹丕引于禁須發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頓首,拜于禁為安遠將軍。曹丕欲遣使至吳,便命他去拜見曹操的陵墓,陵中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慚愧病發而死。子于圭封益壽亭侯。謚禁曰厲侯


于禁(生卒不詳),字文則,東漢泰山郡鉅平(今寧陽縣磁窯西太平)人。官至虎威大將軍。

東漢中平元年,于禁投奔東郡太守曹操,因他弓馬嫻熟,武藝出眾,談吐不俗,任為點軍司馬,領兵鎮守兗州。

漢獻帝建安元年,曹操從山東奉詔入京都洛陽,殲圍李催、郭汜等。沿途大小數十戰,于禁隨軍而行,建立不少戰功,同呂虔、李典、樂進、徐晃同封為校尉,位僅次于曹洪、曹仁、夏侯淳等曹氏宗親。之后,于禁為都伯屬將,乘車往拜司徒王朗。朗以為于禁是異人,奏明獻帝,封禁為大將軍。曹操把于禁召回,拜為司馬。曹操在河南濮陽大破呂布時,于禁乘勝請纓,獨率一支勁旅夜襲高雅,斬首萬余。班師后,隨曹操大軍進攻壽張、定陶,攻離孤圍張超,克雍邱,招降敵將幾十人。征伐黃巾軍,斬殺了張角的軍師,招降了劉辟、黃邵及數萬部卒。因戰功卓著,曹操奏請獻帝,封為平虜校尉。

后不久從征國橋蕤,在若城斬4將,至宛城征張繡。張繡在謀士賈詡的建議下先降曹操,后因曹操掠張濟之妻在營中作亂(張繡是張濟的侄),張繡憤怒反曹操。張繡用賈詡之謀,二更起兵,典韋戰死。曹操從營后門上馬逃跑,其長子曹昂、侄曹安民均被砍成肉泥。曹操倉惶率殘兵敗將奔青州,而張繡率大軍緊迫。這時于禁協夏侯淳鎮守青州,夏侯淳賴同曹操是同姓兄弟,縱兵借袁軍之名,掠劫民家。于禁將本部軍沿東部剿殺擾民之流兵散勇,安撫眾民。這時曹操已敗回青州,擾民之兵哭拜于地,說于禁造反,趕殺青州軍馬。曹操大驚,命夏侯淳、李典、許褚等,整兵迎擊于禁。

于禁見曹操及諸將整兵俱到,如臨大敵。有人勸說于禁:"青州軍在曹丞相面前誹謗,說將軍造反,今丞相領大軍已到,顯然是聽信了謊言,將軍不前去向丞相分辯,為什么又安營扎寨呢?"于禁坦然說:"張繡賊兵追趕在后,立即就到,若不先準備迎敵而自己人先分辯是非,怎樣拒敵?分辯事小,退敵事大。為將者應先公而后私,處政則宜先敵而后己。"于禁的營寨剛剛安頓完畢,張繡的追兵即兩路殺到。于禁率兵乘敵遠道疲憊而至,大舉迎頭痛殲,張繡兵敗而逃。左右諸將見于禁身先殺敵,各奮勇向前,追殺百余里。

于禁收軍點將,安頓好士兵,只身入見曹操,詳細稟明青州兵肆行鄉里,掠奪財物,大失民望。以致流民占山為寇,致袁殘余與流民匯合,破壞了魏軍青兗根基。曹操反問于禁:"不先向我稟報,先安營下寨,怎樣解釋?"于禁把前番話又申訴一遍。曹操這才下座,牽其手,繞帳一周,對眾將說:"于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勞任怨,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封于禁為益壽亭侯,又責夏侯淳治軍不嚴之過。于禁復引兵攻張繡,戰于南陽,再隨曹操鏖戰于下邳,共擒呂布,并于白門樓將其處死。


在奠定漢魏決勝基礎的曹、袁官渡大戰中,于禁率部再建大功。建安四年,袁紹率精兵70萬殺奔官渡,曹操發兵7萬迎敵,這時曹營將領畏懼,文官則認為以卵擊石,而于禁不信邪,他進帳見曹操,愿做先鋒,曹操嘉許之,馬上派遣樂進率400步騎相助,又選2000步騎讓于禁帶領,到延津渡口布陣拒敵。于禁和樂進率兵5000余人襲擊袁紹的兵營周圍,從延津西南到嘉、汲縣30余里內,與袁紹兩翼軍激戰。斬首、生俘各數千人,降袁紹的偏裨將20余人。又攻擊袁紹右大營,在杜氏津破之。這時,正面戰場上袁紹用審配的謀策,讓左右翼萬駑齊發,曹軍大敗。曹操因右前鋒于禁大勝而加于禁為裨將軍,接著調于禁至官渡,留在身邊參贊軍機。審配建議袁紹筑土城居高臨下射曹營兵,于禁會同諸將率軍以盾牌遮蔽。袁軍又暗挖地道偷襲,于禁率軍繞營掘壕截之。在危難中,于禁督軍并親冒矢石而戰。破紹之后,曹操遷升于禁為偏將軍,官渡之戰,曹軍共殲敵7萬余人,而于禁率部殲敵占1/7以上。官渡戰后,于禁的一個好友叛曹,于禁又揮淚將好友斬首。曹操之更加敬重于禁,于是封禁為虎威將軍,與同宗親信大將同待。

曹操派張遼討伐陳蘭,張遼缺糧,于禁領命押運糧草。他同張遼、樂進、徐晃等并稱為魏五虎名將。后于禁遷右將軍,假節鋮,增邑500戶,其食俸1700戶。又封于禁為列侯,位同曹操諸兄弟。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命于禁為征南將軍,統領七路大軍15萬人解樊城之圍。關羽利用秋八月大雨,襄江水漲之機,在罾口川筑壩,待于禁安營在口中,決壩水淹樊城,眾兵大部被淹死,于禁被擒降蜀。后來關羽敗于東吳,而于禁轉被吳將所獲。因孫權懼劉備報仇,就將關公首級和于禁轉交魏文帝曹丕。后于禁卒于魏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09089.html

相關閱讀: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